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艷的草書寫法

艷的草書寫法

艷的草書寫法如下:

1.先寫橫,註意起筆和收筆的位置。

2.再寫撇,起筆位置在橫的中心點偏左,收筆較輕。

3.然後寫豎,起筆較重,收筆較輕,豎的長度不要過長,略短於橫。

4.寫橫折鉤,註意橫的起筆位置和折的角度。

5.最後寫兩撇,註意兩個撇的方向和長度,第壹撇較短,第二撇較長。

艷介紹如下:

艷,漢字壹級字,會意字,讀作yàn。始見於篆文,從豊(豐),從色,表示豐滿而色彩鮮美。本義是豐滿美麗;引申義有色彩鮮明、美麗等。

驚艷介紹如下:

驚艷是壹個漢語詞語,讀音為jīng yàn,意思是看到了非常美麗或者精彩的事物而驚奇、內心受到震動。出自金聖嘆批本《西廂記》。

草書介紹如下:

草書是漢字的壹種字體,有廣狹二義。廣義的,不論年代,凡寫的潦草的字都算作為草書。狹義的,即作為壹種特定的字體,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大約從東晉時代開始,為了跟當時的新體草書相區別。把漢代的草書稱作章草。新體草書相對而言稱作今草,其又分大草(也稱狂草)和小草,在狂亂中覺得優美。正如李誌敏所說:“臨於池,酌於理,師於物,得於心,悟於象,然後始入草書妙境。”

草書由於字形太簡單,彼此容易混淆,所以不能像隸書取代篆文那樣,取代隸書而成為主要的字體。從草書的發展來看:草書發展可分為早期草書、章草和今草三大階段。

狂草出現於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張旭《肚痛》等帖和懷素《自敘帖》,都是現存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