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商務印書館的《古代漢語詞典》的解釋,休沐的意思是休息沐浴,指官員的假期
文獻中的休沐
「光時休沐出,桀(jié)輒(zhé)入代光決事。」——《漢書·霍光傳》
「好經書,每休沐日,輒受業博士。」——《後漢書·宋均傳》
「精力於職,休沐未嘗出。」——《漢書·張湯傳》
「車武子為侍中,每休沐,與東亭諸人期***遊集。」——劉義慶《世說新語》
在上面的幾句文獻中,有人利用休沐與友同遊,有人卻是在難得的休息日繼續工作。那麽這有多重“用法”的休沐到底是怎麽個制度呢?
之所以稱官員休假為“休沐”,是因為漢代以來的官吏工作期間須留居官府。根據《漢律》「吏五日得壹休沐,言休息以洗沐也」,我們可以知道從西漢起,公務人員每上四天班,第五天則放假洗澡更衣,修發刮臉。
而到了東漢,這個假日則是“官員每五日洗沐歸謁親。”(出自《史記·百萬君傳》)官員可以回家與家人團聚。
這個做法壹直延續到了
隋唐,直到唐代永徽之年,改為“旬休”,官員每10天休息壹天,分為上旬、中旬、下旬。當時叫做上浣、中浣、下浣,“浣”也是洗頭洗身的意思。也就有了我們耳熟能詳來自《滕王閣序》的那句“十旬休假,勝友如雲”。
我們來做壹點計算,按五日休沐法,壹年起碼可以休73天,而到了旬休,壹年只能歇30多天,少了壹半的假。而且在唐朝請假可不是那麽好請的,要提前告假,假後還要銷假,有壹個差錯就要扣壹個月的俸祿。這樣壹比起來,唐朝官員也是挺艱辛的,看來繁榮的背後是無數官員犧牲自己洗澡時間換來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