恁地的拼音是nèn,dì,意思是指示代詞。
恁古同“您”,常用漢字,本義是那麽,那樣,如此,那,怎麽,這樣,恩,念。地,從土從也。也,本義女侌。元氣初分,輕清陽為天,重濁陰為地。原為古漢語名詞,與天相對,本意為物質,後逐漸引申為土地、大地、地表。可以用在動詞後作助詞,也可以作為名詞,表示大地(指地球表面最下方;貼近地殼的表面部分),地球等。
小篆地從土、也聲,本義作元氣初分,輕清陽為天,重濁陰為地,萬物所稱列也解。《易經》象曰:地勢坤。朱子《本義》本《說卦傳》: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坤,地也,故稱乎母。這是對大地母親最至高也是最質樸的贊譽。
恁地的例句:
1、我兒,做小娘的,不是個軟殼雞蛋,怎的這般嫩得緊?似妳恁地怕羞,如何賺得大主銀子?
2、如果妳只是遵循買賣業務三邊形的三個首要原則,妳也能夠做到。就是恁地簡略。
3、哈哈,人逢喜事精神爽!很久沒恁地高興過了!今日天假其便,倒要喝個痛快!
4、恁地說來,“楓涇”這個美麗的地名中,還蘊含著品格之美。
5、村夫不知高下,雖說兄弟乃是這陽谷縣人,但此番到得飛仙樓來,小可便算是異地而主,卻如何恁地輕意?快快進去。
6、常言人貧智短,他恁地貧困,如何怪得他失張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