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始見於山東,又是壹脈相傳的曾氏,後來為為什麽會“望出廬陵”,在江西的吉安另外形成壹個繁衍中心呢?關於這個問題,有壹項珍藏於臺北縣鶯歌鎮的《武城曾族譜》的記載,可資參考。該項族譜是這樣說的:“曾氏去邑為氏,武城之族,盛於山東,西漢之末,不仕新莽,舉族南遷,居於豫章廬陵之吉陽縣,由吉陽析居永豐縣龍潭,由龍潭徙居吉水蘭溪。”
由此可見,發祥於山東的曾氏,是早在大約兩千年前的王莽篡漢之時,由於不屑在篡國之臣的淫威之下生活,就舉族搬遷到了江西,並且在廬陵壹帶開創了另壹個新天地的。然後,他們又以廬陵為中心,向四面八方遷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廣東諸地,更是他們向外發展的主要目標。所以,曾氏壹直是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有關曾氏在南方各地的播遷和繁衍情形,還有下面兩項文獻,可資參考:《晉江曾氏族譜》所錄《清源曾氏族譜序》:“曾氏先出於¤,春秋時並莒,子孫散析,在魯者自別為曾氏。唐僖宗光啟間,王潮由光州國始入閩,中原士民避難者皆徙以從,曾姓亦隨遷於漳、泉、福興之間;晉江之曾,始祖延世,為光州刺史也”;《興寧曾氏族譜》曰:“¤,官封魯國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寧化縣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輝,輝子楨孫、¤孫,因宋元兵擾,不能安居,由寧化徙廣東長樂縣家焉。現居興寧、梅縣、平遠、鎮平、五華、龍川、惠州、河源、和平、廣州、新寧等縣之曾姓,皆為此祖之後。”
曾子備受敬仰
上面曾經壹再提到過,曾氏自古以來就是名門大姓,在壹般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這樣的至高榮譽的獲得,當然不是偶然所致,而是由他們的無數傑出祖先,壹點壹滴地累積而成的。而提起兩千多年來曾氏的壹連串光榮歷史,頭壹位浮上大家腦際的,可能就是人人都衷心敬仰的曾子。
曾子,名參字子輿,是春秋時代魯國的武城人。他是至聖先師孔子的弟子,以事親至孝,悟聖道壹貫之旨,而被後世尊稱為“宗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