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電視新聞的含義及特征
含義:
電視新聞是以現代電子技術為傳播手段,以聲音、畫面為傳播符號,對新近或正在發生、發現的事實的報道。新聞六要素:事件(what)、時間(when)、地點(where)、人物(who)、為什麽(why)、怎麽樣(how)。
特征:
(1)時效性,電視新聞相對其他新聞的不同之處就在於傳播速度快,影響面廣,因而其傳播的效果以及價值較大。時效性包括“時間性”與“時宜性”兩個方面,前者主要是針對時間上的最新問題,後者主要是針對觀眾當前最需要的信息而言的。
(2)真實性,它是客觀見之於主觀的真實,是對新聞報道的文本與所報道的客觀事實之間的關系描述。只有通過全面、完整的過程,才能更加準確的掌握事實的真相。真實性是新聞賴以生存的基礎,沒有真實,新聞將脫離其本質及存在的價值。
(3)客觀性,主要是針對報道的主體,即新聞工作者而言,必須做到客觀,這樣才有可能使得新聞符合真實的原則。
(4)形象性,電視新聞是利用圖像與聲音傳播新聞信息的,圖像和聲音具有直觀和形象的特點,因而電視新聞能夠更加充分發揮電視人機傳播的特征。
(5)參與性,電視新聞不僅要使觀眾不是被動的觀看,而且還要積極的參與到報道中去,使其產生更為廣泛的傳播效果。其參與性主要體現在:A、觀眾以來電、來信等方式對報道提出意見、建議、反映情況、提供報道線索等;B、攝錄設備的普及,觀眾還可以直接提供影像的素材。
二、電視新聞節目的形態
消息類電視新聞:消息類電視新聞是采用聲畫合壹的電視傳播方式,對國內外新近或正在發生、發現的新聞事件進行快速、廣泛、簡短報道的壹種新聞節目形態。此類新聞觀眾面廣,信息量大,是電視新聞中收視率最高、影響巨大的節目。
(1)消息類電視新聞的分類:主要分為短消息和長消息,短消息壹般在壹分鐘內,兩到三分鐘為長消息。短消息主要側重於“事件(what)”;長消息不但要報道新聞的事實,還要研究實踐的前因後果,反映出時間的整個過程與社會意義。典型欄目:《新聞聯播》。
(2)消息類電視新聞的特點:快捷、短小、鮮活、新穎。
電視深度報道:
(1)含義:電視深度報道就是憑借聲音和畫面形象,對新聞事件做全方位、多角度、多層次的關照,將其放在社會的大系統中,介紹新聞背景、分析新聞事實、推測發展趨勢、揭示社會意義的壹種新聞節目形態。從壹般意義上講,長消息、系列報道、連續報道、新聞調查、新聞評論、專題報道等都屬於深度報道。在我國,最早有中央電視臺的《觀察與思考》,進入90年代以來,又湧現了大量的深度報道類節目,例如:《焦點訪談》、《新聞調查》。
(2)深度報道的特點:
A、題材的熱點性。電視新聞深度報道在題材上總是選擇社會生活中觀眾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並以此為基礎建立壹個敘述系統,融宏觀與微觀、深度與廣度為壹體,闡明其社會意義,引發觀眾的思考。
B、評論的思辨性。深度報道的深度主要體現在其思辨性方面,就體現在它能夠超越具體的新聞事件,將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進行評論,是觀眾能夠通過壹個具體的事件,看到普遍存在的現象,從而引發思考。
C、結構的完整性。在深度報道過程中,除了要對事件的本質層層遞進以外,在這個過程中還應做到多側面、多角度展示事件的各方面,並展示不同的觀點,通過不同意見和觀點的碰撞,以及材料的巧妙組合,讓觀眾自己得出結論,形成對問題的***識。 壹、我國電視紀錄片的發展概況
80年代以前的記錄片
1958年5月1日,北京電視臺首次播出紀錄片《到農村去》,從此拉開了我國電視紀錄片的序幕。
播出內容方面大多以根據電視新聞片編輯而成,主要以播放政治新聞的紀錄片,當然也有少量的自然風光、少數民族題材。在畫面和音樂上都註重形式美、造型美,比較註重解說詞和蒙太奇剪接效果,在寫實性方面顯得相對不足。
80年代的大型紀錄片
在這壹時期,我國走上了與國外合作拍攝的道路,制作了壹系列反映我國悠久歷史與文化的大型紀錄片,在國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通過合作拍攝,使得我國的紀錄片工作者受到很多觀念的沖擊,特別是在紀實語言方面,開始確立起“記錄過程”和“紀實”的理念,以及同期聲錄音;另壹方面,破除了以前純粹的宣教功能,突破了不能拍攝陰暗面的教條,而技術方面也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這壹時期,主要的作品包括:《絲綢之路》、《話說長江》、《話說運河》、《望長城》。
90年代以來的電視欄目紀錄片
90年代以來,紀錄片欄目迅速發展興起,並把鏡頭對準了社會的普通人,出現了壹大批深受觀眾喜愛的作品。
二、電視紀錄片的基本特征
(1)真實性,它是紀錄片的生命,是紀錄片區別於其他電視藝術作品的最根本的特性。它是對生活的客觀記錄,與電視劇的區別可概括為“前者是生活本身,而後者是生活的影子”。
(2)紀實性,也稱作記錄性,它要求客觀地記錄現實的生活,真實性需要紀實化的風格。
(3)主體性,它主要是強調編導的主體意識。紀錄片雖然以真實性為前提,但肯定需要編導意識的參與,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表達,而是利用客觀的現實本身來加以表達。 電視文藝與娛樂節目涵蓋了電視屏幕上的壹切電視文藝形式。它是以電視獨特的表現手法和先進的電子技術為傳播手段,運用藝術的審美思維,把握和表現客觀世界,通過塑造鮮明的屏幕藝術形象,達到以情感人的目的,並給觀眾以藝術審美享受。
電視文藝與娛樂節目的主要分類:益智類,主要是通過設置帶有遊戲性質的環節,來進行各類的知識問答類節目。典型欄目包括:《開心詞典》、《幸運52》等。娛樂類,通過各種藝術表現形式與手段愉悅觀眾。典型欄目包括:《非常6+1》、《快樂大本營》等。 電視劇是電視文藝的主要品種,它以電視藝術和電視技術相結合,是綜合了文學藝術創作、電視技術制作以及演員表演等來表述壹定故事情節的視聽藝術形式。
電視劇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和標準進行分類。壹種是按照題材進行劃分;另壹種是按照戲劇美學分類法,劃分為正劇、喜劇、悲劇等;第三種是按照題材和容量來劃分,可以分為電視小品、電視短劇、電視連續劇、電視系列劇等。
中國的電視劇歷經“文革”前後的“初創期”和“停滯期”,於20世紀80年代,開始了全面探索時期,電視劇的產量提高,並且在題材、風格、樣式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探索,創造出壹系列優秀的電視劇作品。從90年代開始,中國的電視劇創作開始走向市場,創作規模進壹步擴大,藝術水平進壹步提高,電視劇的發展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 綜藝節目以娛樂為主,目前中國內地最受歡迎的綜藝節目有:快樂大本營天天向上我愛記歌詞
越跳越美麗選秀節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