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漢語詞典》的修訂引起人們的爭論,有人說它不純了,有人說它變得現實了,有人覺得社會發展詞典也應隨之變化,有人說《現漢》不再屬於漢語了……我不想裁判到底哪壹方是對的,但就《現代漢語詞典》這個名字而言,我覺得這次修訂是成功的。
首先,“現代”二字是關鍵。既然名為“現代”,就應該與時俱進,隨著時間的變遷和漢語自身的發展而擴充詞典的內容。比如壹些原本不規範卻很常用的詞條被賦予意義,這並非不合理。長時間以來被人們錯誤理解、運用的字眼,如今變得理所當然,語義已經相當清晰了,那《詞典》還有必要固執地死守城門、拒絕接納它們嗎?“現代”二字是對時間的描述,而我們所處的這個“現代”正在不斷延伸著,在這段不斷被延伸的時間內所形成的詞語,難道就不能被漢語大家庭接納了嗎?時間在流轉,現代的意義也在不斷變化,新的概念理應被認可。
其次,另壹個同等重要的詞是“漢語”。NBA、MP3等詞的引入看似違背了“漢語”的準則,細想起來其實也不會影響什麽,將這類英文縮寫詞融入漢語大家庭也沒有什麽不可以。這些英文字母詞已經被大家熟知,並在生活中反復使用,甚至我們在使用時並沒有察覺自己是在說外語,從應用上它已然成為漢語的壹部分了,如果非把MP3改成“個人音樂播放器”,我反而不知道它的意思了。這些字母已在人們腦海中形成了壹個固定的具象的事物,它們的表意功能無可取代,如此看來,也就無所謂東西差異了,因為它們和漢語壹樣,都是為使用漢語的人服務的。
眼下,“現代”與“漢語”這兩個詞看起來有著明顯的矛盾。“現代”意味著要接納那些原本不屬於漢語範疇的詞語,而“漢語”又將這門檻擡得很高。實際上,它們之間的矛盾並非不可調和。只重視“現代”而門戶大開固然不合理,但只考慮“漢語”又難以滿足實際應用的需要,而兩者適當放寬界限,並能很好的“***事”,在“現代”中適當地刪去壹些不合乎“漢語”的字眼,在“漢語”上降低資格準入線,如此壹來,《現代漢語詞典》便能在變得更充實的同時,不失去其本身的意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