諷刺的是,最終,當戰爭失敗的時候,德國軍官記住的並不是可以讓他逃脫的波斯語單詞,而是2840個猶太人的名字。用自己同胞的名字來變成壹門語言來給侵略者,也許是壹種柔軟的抵抗吧。當影片的結尾主人公緩緩報出那2840個名字的時候,當戰爭的遇難者不再是匿名或者以數字出現的時候,也許在這時候,歷史的重量和溫度才栩栩如生。
影片最後戰爭結束,主角逐壹回憶起2840個囚犯的名字
影片對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行徑刻畫十分平淡,站在納粹的角度,他們不過是在完成壹份謀生的工作。盡管克勞斯軍官起初加入納粹的動機只是因為站在街邊很威風,但是後來他對集中營中屠殺的場面也是司空見慣。
對戰爭中對立方的“去人化”似乎是壹種保護人類免受折磨的心理防禦方式。然而,很多老兵戰後的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似乎揭示了這種防禦機制的垮塌。
本篇將與讀者們壹起探索戰爭中的去人化(dehumanization)的意義,創傷後應激障礙以及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啟發。
劇中主角自己代替壹個殘疾意大利人犧牲,軍官克勞斯對此無法理解
“去人化”(dehumanization)
“眾所周知,毫無心理負擔的把另壹個距離很近的人類冷血的殺害是很困難的。所以到底是什麽讓人類克服了自然本能,從而像殺害動物壹樣殺害其他的人類?”史密斯博士說。
在古埃及文獻中,史密斯博士發現了稱呼敵人為次人類的生物,並不是比喻,而是真情實感的把敵人“去人化”。這樣才能在壹個道德的社會裏合理化整個殺戮過程。“去人化”在歷史上中非常多見,比如納粹分子稱猶太人為老鼠,奴隸主稱奴隸為動物。
美劇黑鏡中有壹集叫戰火英雄,便是把這種“去人化”放大了。經典的反烏托邦設定,未來會在軍人的大腦裏植入軟件,打仗就和打遊戲壹樣,平民變成了蟑螂,認為自己在對抗外來入侵生物,不會有憐憫之心,更不會有人類的***情。結局最後,主角理所當然的選擇了虛假的美好而不是殘酷的事實。然而在真實生活中沒有軟件,老兵們很多都忍受著創傷性應激障礙的困擾。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
(拖到文章最後看創傷性應激障礙的臨床表現。)
二戰之後的美國,研究發現當時尋求幫助的50%的心理疾病患者都曾參與過二戰。另壹個研究是1098名荷蘭老兵,他們的***同點是都參加過反納粹地下組織,二戰過後第50年,發現25%-50%的老兵依舊承受著PTSD帶來的不同程度的折磨。
可見戰爭不論輸贏,都會給士兵帶來極大的心理創傷。PTSD與焦慮癥的不同在於,它是從壹個外部刺激中來的,比如自然災害或者戰爭。就算當時通過各種防禦機制壓抑了心中的創傷,總有壹天會通過另壹種方式傾瀉出來。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當平時感受到了焦慮抑郁的情緒時,也需要及時通過合理的方式抒發郁結,才能更好的應對生活。
應對方法(Coping strategy)
1.
找到壹位信任的人可以傾訴心中的煩惱。
積極情感和痛苦情感都來自同壹條神經傳輸通道,如果我們壓抑住某些情緒或止步糾結於某些事情,則壹些積極、美好的事物會在間接、無意識中被抑制甚至適得其反;反之,當我們敞開心扉,讓情緒盡情隨意流露時,就宛如打開了壹條閉塞的通道、壹條情緒暢通流動的通道。
2.
做壹些運動來通過另壹種方式抒發情緒。
當做力量訓練時,不僅建立妳的外在力量,妳也增加妳的內在力量的自信和自力更生。
3.
冥想,正念。
冥想,正念。當我們感受到負面情緒時,可以冥想幾分鐘,把自己從剛剛的情緒中抽離出來,專註當下的呼吸。短時間的正念冥想和長期的練習對於提高情緒調節能力均有積極影響。
4.
團體心理支持小組
團體心理支持小組也是壹個歐美比較流行的方法,不僅可以作為緩解焦慮,抑郁情緒,情感創傷等問題的方式,還有助於幫助我們壹起建立強大的心理屏障,探索人生的意義,抒發心理壓力,作為平時生活的壹部分。
上海沙丘心理咨詢是國內首家集互助,團體咨詢為壹體的心理機構。沙丘小組的核心架構為CBT(認知行為療法),同時,我們會每節課加入Mindfulness(正念冥想),IPT(人際關系療法),Positive Psychology(正向心理學),Psychoanalysis(精神分析)等元素。
我們認為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的關鍵就是同伴的理解、***情與認同,尤其是對於在都市裏打拼的年輕人。沙丘小組給大家提供壹個溫暖的庇護所,每個人這裏都會被完全的接納,理解與信任,更讓我們有機會從不同的角度考慮問題從而獲得自我意識和對他人的認識。
文章最後海報掃碼添加小助手即可報名~
5.
尋求專業醫院醫生的幫助
如果自己已經不可控的地步,請壹定要尋求專業醫院醫生的幫助。
創傷性應激障礙(PTSD)臨床表現:
1.創傷性再體驗癥狀
主要表現為患者的思維、記憶或夢中反復、不自主地湧現與創傷有關的情境或內容,也可出現嚴重的觸景生情反應,甚至感覺創傷性事件好像再次發生壹樣。
2.回避和麻木類癥狀
主要表現為患者長期或持續性地極力回避與創傷經歷有關的事件或情境,拒絕參加有關的活動,回避創傷的地點或與創傷有關的人或事,有些患者甚至出現選擇性遺忘,不能回憶起與創傷有關的事件細節。
3.警覺性增高癥狀
主要表現為過度警覺、驚跳反應增強,可伴有註意不集中、激惹性增高及焦慮情緒。
4.其他癥狀
有些患者還可表現出濫用成癮物質、攻擊性行為、自傷或自殺行為等,這些行為往往是患者心理行為應對方式的表現。同時抑郁癥狀也是很多PTSD患者常見的伴隨癥狀。
1Talk of the nation (2011).'Less Than Human': The Psychology Of?
Cruelty?/item/%E5%88%9B%E4%BC%A4%E5%90
%8E%E5%BA%94%E6%BF%80%E9%9A%9C%E7%A2%8D/54
5960?fr=aladdin
校對:沙丘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