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時,詞典是這樣解釋順其自然的:順應事物的發展,不人為去幹涉。那時的我認為它是平和的,頗有些道家的風範;但現在想來,不免覺得當時有些逃避和取巧的味道在裏面:想不做努力,順應天命;上天給就給,不給就沒有。
? 第壹次聽朋友用到這個詞,還是我喜歡的那個人。他對我說,是妳的就是妳的,不是妳的強求也不來,要順其自然。而我,壹直認為是他找的借口:想要的東西,應該努力爭取才對!為什麽要什麽都不做,傻傻的在原地等待呢!還是,這些只是他的借口而已?我不得而知。
? 但,三人成虎,何況我不是意誌堅定的人。當我的師傅第二次對我說順其自然這句話的時候,我信了。我相信了那些逃避的說辭。被洗腦了,也那樣照著去做。還試圖去理解第壹個對我說這句話的人。現在想想,那時真的太可笑了。
? 有人說,真正的順其自然是指自己努力的去做壹件事情,把結果交給上天。盡人事,聽天命。這才是順其自然。凡想著什麽都不做,只是等待的人,不免有些不勞而獲和悲劇的味道在裏面。不是嗎?小學課本上,有個預言故事,說壹個人偶然撿到了壹只撞死在樹樁上的兔子,於是天天到樹樁那裏等著,期待能再撿到壹只撞死的兔子。不是跟什麽都不做只是等待的順其自然很像嘛!真正的順其自然,應該是盡人事,聽天命;在過程中努力,在結果上隨緣。努力了,不糾結,不悔恨;出了結果了,繼續往前走。在這個過程中,想要兔子,便努力去練習射箭,用箭射死兔子,會極大地提高成功率。只管每日勤奮練習,最後能不能射到兔子,已經不在關註範圍內了。
? 我們都想不勞而獲,但是沒有人在行動中表明出來。因為誰都知道,這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如果有,必定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所以大家都用十二萬分的拼勁,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和夢想中的生活。沒有誰敢松懈,因為松懈意味著掉隊,意味著被追趕上,意味著將要失敗。所以大城市的人,節奏都很快。
“順其自然”還是壹個絕好的自我安慰的詞。這樣說法或許不恰當。但努力了,盡力了,爭取了,結果交給上天。這是壹種極端豁達的觀念。不役於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讓壹切水到渠成。是否峰回路轉,是否柳暗花明又壹村,就看老天的意思吧!
? 我是贊賞這種態度的。沒有多余的功利心,沒有太過的固執心,沒有我執。順應天命,活出更有滋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