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的詞語有:敢不唯命,唯鄰是蔔,唯才是舉。2:結構是、唯(左右結構)識(左右結構)。3:拼音是、wéishí。4:註音是、ㄨㄟ_ㄕ_。
唯識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1.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張。外境只是心識所變現的,沒有客觀的對象和外境,只有心識。2.佛教典籍。二十唯識論的略稱。
二、引證解釋
⒈佛教語。謂壹切事物皆為人的耳、目、口、鼻、身、意、神識、靈性等八識所變現,沒有心外之物。參閱《成唯識論》。引《楞嚴經》卷五:“我以_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六十》:“太虛倒並不專講佛事,常論世俗事情,而作陪之教員們,偏好問他佛法,什麽‘唯識’呀,‘涅_’哪。”
三、國語詞典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基本主張。謂外境只是心識所變現的,沒有客觀的對象和外境,只有心識。
四、網絡解釋
唯識唯識是壹個梵語(Vijñāptimātratāsiddhi),音譯毗若底摩坦喇多,梵語倒置,稱為識唯,漢土譯為唯識。唯識宗立論,以我人心識之外的萬有現象,皆是由我人心識自體所變現而來,亦即是由第八阿賴耶識中的種子所變現生起,故除心識之外,萬有現象皆非實在。因此說:‘唯識無境’;或自萬有現象自識所變壹面來說,稱為‘唯識所變’。
關於唯識的詩句
扣門唯識賣漿家病多唯識藥世間唯識王司稼
關於唯識的成語
唯唯連聲任人唯賢唯唯否否進退唯谷唯利是圖唯妙唯肖唯所欲為唯鄰是蔔
關於唯識的造句
1、佛教唯識論的八識觀結構與精神分析理論中的三層結構有相同之處。
2、化教又可分作性空教、相空教、唯識圓教三類。
3、只獨縱橫諸際維系,況今昨來去,當唯識見聖傳傑作,鎮守廣袤堅貞,已越逾了千年嚴酷,誠數難以計量之清魂。
4、本文從現代心理學角度考察了唯識學之心法八識所建構的認識結構。
5、關於現代心理學中的人格結構,從唯識論來看,人格可以分成現實的我、理想的我和圓成實的我。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唯識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