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應該如何教育孩子是所有母親的***同疑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說法。以下是我整理的壹些經驗分享,壹起來看壹下吧。
壹、 對孩子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有人說“懶惰促進了科技的發展”,這話很有道理,因為懶得洗衣服所以發明了洗衣機,因為懶得做飯所以發明了電飯鍋,因為懶得走路所以發明了各種先進的交通工具······我也是壹樣,因為懶得陪孩子學習,所以想方設法教孩子學會自己學習,從而培養了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他的學習完全是由他自主進行的。
上初中以後,我只給他做過兩件事,壹件是在寫完的作業上簽字,壹件是檢查英語單詞的朗讀,因為我的英語學得還可以,所以能夠給他壹定的指導。他也曾經讓我給他聽寫或提問,但我都拒絕了,我說我很忙,沒有時間,他問我該怎麽辦,我告訴他辦法很多,比如可以用書擋住聽寫的內容,也可以用復讀機把單詞或問題錄下來,再聽寫或回答,他恍然大悟,從那以後,這樣的事情他都自己去做。
那麽,我是怎樣教會孩子自主學習的呢?這還是他小學五年級時的事情。小學壹年級到四年級,由於我工作很忙,孩子壹直住在他的爺爺奶奶家,學習上我很少管,孩子在班級的成績都在二十多名,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感覺到再不管就晚了,所以把他接回家,開始管教他的學習。我和他爸爸整整陪了他壹年。我負責文科的輔導,他爸爸負責理科的輔導,從那以後學習成績也上升到班級的前3名直到現在初中畢業。
但是,我們陪孩子學習與許多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方法不壹樣。許多家長陪孩子學習,是和孩子壹起學,孩子不會就給講,家長成了孩子的陪讀和家庭教師,最後導致的結果是孩子越來越依賴家長,沒有家長陪,孩子就學不進去,家長不給講,孩子就不會,家長成了孩子的拐棍兒,孩子不但沒有學會自己走路,反而成了離不開拐棍兒的殘疾人,壹旦有壹天失去了拐棍兒,孩子的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我們陪孩子學習不是和孩子壹起學,而是教會他學習的方法。比如學語文要大聲朗讀課文,好的段落要出聲地背,要字典詞典不離身,要多閱讀多積累;學英語要大聲朗讀課文,要多背,要動用眼耳口手腦等各種感覺器官,這樣才能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學理科要做題,建立錯題本,壹題多做勝過題海戰術;回家要先復習,後寫作業;還有怎麽學歷史,怎麽學地理,怎麽預習,怎麽復習等等。把這些學習方法教給他之後,進入六年級基本上就不用我們管了。
所以,今天陪孩子學習是為了明天不用陪孩子學習,是為了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
二、對孩子學習方法的指導
第壹,告訴孩子上課認真聽講的重要性。
從孩子上學那天起,我就經常給他強調課堂聽講的重要性。壹個學生的學習成績與他課堂聽講的狀況是成正比的。壹個上課不專心聽講的學生壹旦在家長和老師的教導下轉變了,他各科的平均分可以輕松地提高十分。為什麽考清華北大的那些學生學習並不累,成績還那麽好呢?因為他們課堂的學習效率特別高,老師講的東西有75%他們在課堂上就能完全掌握,剩下那25%回家再復習復習就差不多了,所以他們學習很輕松,成績還特別好。所以我告訴孩子,上課不要漏掉老師說的每壹句話、老師寫的每壹個字、老師提的每壹個要求,這是取得好成績的必要條件。
第二,告訴孩子上課要積極發言。
積極發言可以促使學生積極動腦,提高註意力,提高學習的興奮度。尤其是不會的科目、不會的題,更要爭取發言,答錯了沒關系,就是為了積極思考,加深印象,從而進入壹個良性循環的軌道。
第三,告訴孩子充分運用自己的老師這個寶貴的資源。
我發現許多學生有問題不敢問老師,我的孩子曾經也是這樣,問他為什麽,他說怕老師批評。細想壹下也對,有的學生問老師題時,有的老師會說“這麽簡單的題妳都不會呀”,或者“我剛才剛講完,妳都聽什麽了”,或者“我現在很忙,等我有時間妳再來吧”等等。學生受不了這些話,就不敢再問了。我告訴孩子,老師有這些表現是人之常情,如果妳當老師,妳也會有這些反應,妳應該理解老師。對於老師的態度妳不用太在意,妳只要把妳的問題弄明白,就達到目的了。我還告訴孩子,百分之百的老師都喜歡勤學好問的學生,如果妳經常問問題,老師壹定會喜歡妳、支持妳、更加關註妳的。
作為家長,也應該利用好老師這個寶貴的資源。如果妳的孩子哪壹科兒學得不好,或者學習有困難,妳最好到學校去找到這壹科兒的老師,讓他像醫生壹樣給自己的孩子好好地診斷壹下,為什麽妳的孩子這壹科兒學得不好,妳應該采取什麽樣的方法。這比到社會上去找家教,找補習班要見效得多。
家長也要告訴孩子經常和各科老師溝通。比如說,考試結束後,孩子可以拿著卷紙找到這壹科的老師,讓他專門給自己分析壹下自己的卷紙上存在的問題是什麽,以後應該怎樣改正,朝什麽方向努力,這對孩子的`進步有很大的幫助。
第四,精選壹些習題讓孩子做,找壹些好的學習方法給孩子
我在網上精選了壹些習題讓孩子做,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像在第壹好題網就有很多這樣的習題。.
第五,要求孩子吸收豐富的課外知識。
我非常註重讓孩子廣泛地學習各種課外知識。因為僅僅掌握課內知識不能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學生壹定要掌握更多的課外知識,並且要有較高的獲取信息的能力。現在的考試也越來越傾向於考察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知識的豐富程度,過去那種學好書本知識即可獲得高分的時代已經壹去不復返了。所以我告訴孩子多看壹些課外書和電視中比較好的欄目,比如“全紀實”、“科技頻道”、“文化中國”等等。
三、對孩子學習興趣的保護
第壹,不因為學習打罵孩子。
我的孩子也有過學習成績差、名次低的情況,但我從沒有因為這個原因而責罵、毆打過他。我覺得家長責罵、毆打孩子對孩子有百害而無壹利。有什麽害處呢?我們可以分析壹下:孩子會因為妳這樣對待他而討厭妳,恨妳,如果他恨妳的話,那麽從此以後妳對他的教育就是無效的,妳說什麽他都不愛聽,他看見妳就反感,那麽他還能跟妳交流嗎?妳還能了解他的真實想法嗎?另外,他會對妳產生逆反心理,妳說東我就往西,妳希望我好我偏不好,妳想讓我給妳爭臉,我偏要給妳丟臉,那樣的話壹個好孩子就毀掉了。還有,這樣做會使他恨學習。他會想,我為什麽會被我的父母辱罵和毆打,因為我考試沒考好,我為什麽要考試,因為我上學學習,所以我恨上學,我恨學習,我恨考試。那麽,妳的壹句話或者妳的壹個行為就會毀掉孩子壹生的學習生涯。另外,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那麽什麽樣的人自尊心強?就是被別人尊重的人。他想,我的父母這麽尊重我,那麽我壹定要好好的,這樣我才會維護住別人對我的尊重。這樣的孩子就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優秀。如果父母總是責罵他,毆打他,他就會想,我父母都不尊重我,我就沒有必要好了,我就破罐子破摔了,這樣的孩子就會逐漸失去自尊、自信。所以,家長不要毆打責罵孩子,這樣才能保護住孩子對學習的興趣。
第二,不給孩子增加過多的課外負擔。
我發現許多孩子從上幼兒園時起,就開始不停地補課,課外時間幾乎都被補課占滿了。小小年紀就被各種學習搞得筋疲力盡,不但充足的精力被消磨光了,連本應有的求知欲也消退了,這樣的孩子怎麽能愛學習呢?怎麽能培養學習的主動性呢?怎麽能有充足的精力去學習呢?所以,我認為家長不應隨便給孩子補課,課內的學習要讓孩子在學校解決好,有問題找老師幫忙。補課要學那些課內學不到,又很有必要,或者孩子很感興趣的內容。這樣,既不會過多影響孩子的精力,又能夠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有效拓寬孩子的知識面,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