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袞的成語有:拆東補西,袞袞諸公,斷長補短。2:結構是、補(左右結構)袞(上下結構)。3:拼音是、bǔgǔn。4:註音是、ㄅㄨˇㄍㄨㄣˇ。
補袞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1.補救規諫帝王的過失。語本《詩.大雅._民》:"袞職有闕,維仲山甫補之。"2.唐代對補闕的別稱。
二、引證解釋
⒈補救規諫帝王的過失。引語本《詩·大雅·_民》:“袞職有_,維仲山甫補之。”漢阮_《為曹公作書與孫權》:“願仁君及孤,虛心回意,以應《詩》人補袞之嘆,而慎《周易》牽_之義。”宋司馬光《謝門下侍郎表》:“逮事仁皇,備員_省,容逆鱗之愚直,無補袞之嘉謀。”明無名氏《四賢記·義功》:“壹點丹衷期補袞,半生孝道成虛局。”⒉唐代對補闕的別稱。引宋洪邁《容齋四筆·官稱別名》:“唐人好以它名標榜官稱,今漫疏於此,以示子_之未能盡知者。太尉為掌武;司徒為五教;司空為空土_議為大坡、大_;補_(今司_)為中_,又曰補袞。”
三、國語詞典
規勸天子的過失。
四、網絡解釋
補袞補袞(bǔɡǔn)補救規諫帝王的過失。出自《詩·大雅·_民》。
關於補袞的詩詞
《見寄·五色徒誇補袞工》《赴召·胸蟠補袞五色絲》
關於補袞的詩句
雲壑論補袞胸中補袞線補袞袞可新
關於補袞的詞語
救偏補弊補天柱地退思補過袞實無闕袞衣以歸補過飾非補苴罅漏拆東補西袞衣西歸華袞之贈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補袞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