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 jí動詞義:1、會意字。
甲骨文字形,從人從手。表示後面的人趕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
本義:追趕上;抓住。及,逮也。
——《說文》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史記·項羽本紀》無庸,將自及。
——《左傳·隱公元年》2、至;達到。及,至也。
——《廣雅》及期。——《儀禮·聘禮》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左傳·隱公元年》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陶潛《桃花源記》及諸河,則在舟中矣。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湯熨之所及也。/針石之所及也。
——《韓非子·喻老》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漢·賈誼《論積貯疏》禍且及汝。——明·魏禧《大鐵椎傳》3、待;等到。
及日中則如盤盂。——《列子·湯問》及日中如探湯。
及魯肅過尋陽。——《資治通鑒·漢紀》及敵槍再擊。
——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及既上。——清姚鼐《登泰山記》4、遭受。
鐵铦短者及乎敵。(及乎敵:被敵所傷。
極言戰爭之激烈。)——《韓非子·五蠹》5、比得上;能與……相比。
徐公何能及君也?——《戰囯策·齊策》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韓愈《師說》6、連累;關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事如此,此必及我。
——《漢書·李廣蘇建傳》7、通“給”。供應。
然則大囯內款,小囯用盡,何以及之。——《管子·囯蓄》介詞義:1、趁。
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連詞義:1、和;與。
洄曲及諸道橋梁。/洄曲及四境。
——《資治通鑒·唐紀》扣其鄉及姓字。——明·魏禧《大鐵椎傳》音樂及詩歌。
——蔡元培《圖畫》副詞義:1、表示反問,相當於“豈”。先君之敗德,及可數乎?——《左傳》2、表示頻率,相當於“又”。
兒寬家貧,當為弟子都養;及時時間行傭賃,以給衣食。——《史記》3、表示程度,相當於“極”。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筆。——《水滸全傳》名詞義:1、姓。
2. 文言文中 “及”的用法及 jí
動詞義:
1、會意字。甲骨文字形,從人從手。表示後面的人趕上來用手抓住前面的人。本義:追趕上;抓住。
及,逮也。——《說文》
使人追宋義子,及之齊,殺之。——《史記·項羽本紀》
無庸,將自及。——《左傳·隱公元年》
2、至;達到。
及,至也。——《廣雅》
及期。——《儀禮·聘禮》
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公元年》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陶潛《桃花源記》
及諸河,則在舟中矣。——《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湯熨之所及也。/針石之所及也。——《韓非子·喻老》
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漢·賈誼《論積貯疏》
禍且及汝。——明·魏禧《大鐵椎傳》
3、待;等到。
及日中則如盤盂。——《列子·湯問》
及日中如探湯。
及魯肅過尋陽。——《資治通鑒·漢紀》
及敵槍再擊。——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及既上。——清姚鼐《登泰山記》
4、遭受。
鐵铦短者及乎敵。(及乎敵:被敵所傷。極言戰爭之激烈。)——《韓非子·五蠹》
5、比得上;能與……相比。
徐公何能及君也?——《戰囯策·齊策》
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韓愈《師說》
6、連累;關聯。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孟子·梁惠王上》
事如此,此必及我。——《漢書·李廣蘇建傳》
7、通“給”。供應。
然則大囯內款,小囯用盡,何以及之。——《管子·囯蓄》
介詞義:
1、趁。
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連詞義:
1、和;與。
洄曲及諸道橋梁。/洄曲及四境。——《資治通鑒·唐紀》
扣其鄉及姓字。——明·魏禧《大鐵椎傳》
音樂及詩歌。——蔡元培《圖畫》
副詞義:
1、表示反問,相當於“豈”。
先君之敗德,及可數乎?——《左傳》
2、表示頻率,相當於“又”。
兒寬家貧,當為弟子都養;及時時間行傭賃,以給衣食。——《史記》
3、表示程度,相當於“極”。
原是本府六案孔目出身,及好刀筆。——《水滸全傳》
名詞義:
1、姓。
3. 文言文與的用法和意義根據讀音,可劃分為以下用法與意義:
與yǔ
〈動〉
1、給予
與,賜也,通作“與”。——《正字通》
我持白璧壹雙,欲獻項王,玉鬥壹雙,欲與亞父。——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2、又
則與鬥卮酒。
取與者,義之表也。——西漢·司馬遷《報任安書》
4.結交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北宋·蘇洵《六國論》
抑以斯人不足與而有取於松也。—— 明·宋濂《看松庵記》
〈名〉
1.黨與;朋黨;同類
與,黨與也。從舁從與。與聲。——東漢·許慎《說文》
2.盟國,友邦
王奪之人,霸奪之與,強奪之地。——《荀子》
〈介〉
1.跟;和;及
與臣而將四矣。——《戰國策·魏策》
1. 與多用於輕微的疑問。嗎
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學而》
然則師愈與?——《論語·先進》
與 yù
〈動〉
1.參與
昔者仲尼與於蠟賓。——《禮運·大同》
與 yú
1、同“歟”
求之與?抑與之與?——《論語》
與 jǔ
與,通“舉”,推舉,選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禮記》
4. 文言文中與的用法壹、用作動詞,譯為譯為“給與”“參與”“結交”“親附”。
1、則與壹生彘肩(《鴻門宴》)(給與)
2、騫叔之子與師。(《騫叔哭師》)(參與)
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結交,親附)
二、用作連詞,“同”“和”“跟”。
勾踐載稻與脂於舟以行。(《勾踐滅吳》)(和,跟,同)
三、用作介詞,“同”“和”“跟”;“給”“替”;“和……比較”;
1、沛公軍霸上,未得與項羽相見《鴻門宴》(和、同、跟)
2、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陳涉世家》)(給,替)
3、吾孰與徐公美《鄒忌諷齊王納諫》(和……比較)
四、通“歟”,句末語氣詞,表示感嘆、測度、疑問語氣。
1、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感嘆語氣)
2、虎兕出於柙,龜玉毀於櫝中,是誰之過與?(《《季氏將伐顓臾》》)(疑問語氣)
3、然則廢釁鐘與?(《齊桓晉文之事》)(測度語氣)
五、與 jǔ與,通“舉”,推舉,選舉。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禮記》(通舉,推舉)
5. 之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例句1.用作代詞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稱.譯為“他”(他們)、“它”(它們).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義,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馬說》)2.用作助詞(壹)結構助詞,定語的標誌.用在定語和中心語(名詞)之間,可譯為“的”,有的可不譯.例: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曹劌論戰》)(二)結構助詞,賓語前置的標誌.用在被提前的賓語之後,動詞謂語或介詞之前,譯時應省去.例:宋何罪之有?(《公輸》)(三)結構助詞.當主謂短語在句中作為主語、賓語或壹個分句時,“之”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起取消句子獨立性的作用,譯時可省去.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蓮說》)(四)音節助詞.用在形容詞、副詞或某些動詞的末尾,或用在三個字之間,使之湊成四個字,只起調整音節的作用,無義,譯時應省去.例:頃之 ,壹狼徑去,其壹犬坐於前.(《狼》)3.用作動詞可譯為“去、往、到”.例:吾欲之南海,何如?(《為學》)。
6. 而字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意思“而”在古漢語(文言文)中用法是比較復雜的,它有兩個讀音ér和néng;它在有的句子裏可以是實詞,在另壹個句子裏又可以是虛詞;作實詞可以是名詞,可以是動詞,可以是代詞;作虛詞時可以是連詞,可以是助詞.它的意思和用法大概有十幾個. 下面我把首選的古漢語工具書——《辭源》上的解釋作依據,補充壹些中學課本文言文課文中的句子作例句.壹並打給妳. 而 壹、ér 壹頰毛,象毛之形.凡鱗毛之下垂者也稱而.例如:《周禮·考工記·梓人》:“凡攫殺援噬之類,必深其爪,出其目,作其鱗之而.” 二代詞.通“爾”汝,表示第二人稱.可譯為“妳(的)”、“妳們(的)”.例如:《項脊軒誌》:“某所,而母立於茲.” 三連詞.⒈表示並列關系,所連兩項在意思上不分主次、輕重,而是並列、並重的關系,可譯為“和”、“及”、“又”、“並且”或不譯.例如:《兩小兒辯日》:“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⒉表示承接關系,所連兩項在時間、動作或事理上承接,可譯為“就”、“然後”、“來”、“便”等,或不譯.例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 ⒊表示遞進關系,後項意思比前項意思更近壹層,可譯為“而且”、“並且”等.例如:《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 ⒋表示修飾關系,前項修飾後項,連接狀語和中心語,可不譯. 例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⒌表示轉折關系,所連兩項在意思上相對或相反,可譯為“卻”、“但是”、“可是”等.例如:《狼》:“後狼止而前狼又至” ⒍表示假設關系,常連接分句中的主語和謂語,可譯為“如果”、“假如”、“倘若”等.例如:《少年中國說》:“使舉國之少年而果為少年也” ⒎ 因而、所以.例如:《荀子·勸學》:“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⒏ 如果.例如:《論語·八佾》:“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 四助詞,跟“上”、“下”、“來”、“往”等方位詞連用,表示時間或範圍等,可譯為“以”.例如:《圖畫》:“古中國之畫,自肖像而外,多以意構.” ⒈相當於“之”.例如:《論語·憲問》:“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⒉表語氣.略近於“兮”.例如:《論語·微子》:“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 五 通“如”、如同、好像.例如:《詩經·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垂帶而厲.彼君子女,卷發如蠆.” 二、néng ㄋㄥ 六通“能”. ⒈能夠.例如:《墨子·非命下》:“桀紂幽厲,……不而矯其耳目之欲.” ⒉能力.例如:《莊子·逍遙遊》:“故夫知效壹官,行比壹鄉,德合壹君,而徵壹國者,其自視也亦若此矣!” 參考文獻:《辭源》《中學文言文索引詞典》 回答:2007-10-18 16:22修改:2007-10-18 21:50提問者對答案的評價: ***0條評論。
其他回答 ***2條回答評論 ┆ 舉報 紅紅[智者] 文言文中而字的用法 “舍生而取義”中的“而”表並列.從語法角度看,“而”連接前後兩個動賓結構“舍生”“取義”,無輕重之分,更無遞進,轉折關系.“舍生而取義”解釋為舍棄生命選擇道義. 下面是“而”用法總結! 而 (1) 第二人稱代詞,(2) 壹般作定語 某所,而母立於茲. ( 2 ) 副詞,譯為“就,才”. 然則何時而樂耶? (3)連詞 並列關系,壹般不譯. 蟹六跪而二螯. 遞進關系,譯為“並且”或“而且”.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承接關系,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吾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 轉折關系,譯為“但是”或“卻”.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假設關系,譯為“如果”或“假如”. 死而有知,其幾何離? ⑥修飾關系,連接狀語與中心詞,可譯為“地”也可不譯. 吾嘗終日而思,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因果關系,譯為“因而”. 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及夫遊之樂也. ⑧表比喻,譯為“如同”. 軍驚而壞都舍. 本文***用25個“而”字,表示前後詞句並列、承接、修飾、轉折等關系,想壹想下列語句中“而”字的用法,體會它們各自語氣的輕重,探究“而”輕重音朗讀的規律. (1)、太守與客來飲於此……而年又最高(遞進、重讀) (2)、若夫……巖穴暝 (承接、輕讀) (3)、朝而往,暮而歸 (修飾、輕讀) (4)、溪深而魚肥 (並列、輕讀) (5)、禽鳥……而不知人之樂 (轉折、重讀) 小結:凡是表轉折或遞進意味,都需重讀,凡連接詞與詞,有調節作用的則應輕讀.學生齊讀,體會“也”和“而”的讀法.。
7. 文言文中”所以”的用法原發布者:donsonton
文言文中“所以”的用法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聖人能知所以。”《史記?太史公自序》:“《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唐韓愈《李花》詩之壹:“問之不肯道所以,獨繞百帀至日斜。”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壹:“紅娘曰:‘非先生所知也。’生曰:‘願聞所以。’”《儒林外史》第壹回:“問其所以,都是黃河沿上的州縣,被河水決了,田廬房舍,盡行漂沒。” 2.可與形容詞或動詞組成名詞性詞組,仍表示原因、情由。《莊子?天運》:“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史記?衛康叔世家》:“必求殷之賢人君子長者,問其所以興,所以亡,而務愛民。” 3.用以,用來。《莊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史記?孟嘗君列傳》:“若急,終無以償,上則為君好利不愛士民,下則有離上抵負之名,非所以厲士民彰君聲也。”宋蘇洵《幾策?審勢》:“故威與惠者,所以裁節天下強弱之勢也。” 4.連詞。表示因果關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慕賢》:“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所以魯人謂孔子為‘東家丘’。”唐李白《與韓荊州書》:“壹登龍門,則聲譽十倍,所以龍盤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於君侯。”《紅樓夢》第六二回:“他和林妹妹是壹日,他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