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筆畫筆順表

筆畫筆順表

筆畫筆順大全表如下:

1、忄:先寫點和點,最後寫豎。

2、匕:先寫撇,後寫豎彎鉤。

3、萬:先寫橫,再寫橫折鉤,後寫撇。

4、母:最後三筆是點、橫、點。

5、及:先寫撇,再寫橫折折撇,後寫捺。

6、乃:先寫橫折折撇,再寫撇。這個字和“及”字形相近,但筆順完全不同。

7、火:先寫上面兩筆,即點和撇,再寫人字。

8、登:右上角先寫兩撇,再寫捺。

9、減:先寫左邊的點和提,再右邊的“鹹”字。

10、爽:先寫橫,再從左到右寫四個“×”,最後寫“人”。

11、訊:右半部分的筆順是:橫斜鉤(不是橫折彎鉤)、橫、豎(不是撇)。

12、凸:第壹筆先寫左邊的豎,接著寫短橫和豎,然後寫橫折折折,最後寫下邊的長橫。

13、凹:第壹筆先寫左邊的豎,接著寫橫折折,然後寫豎和橫折,最後寫下邊的長橫。

14、出:先寫豎折,然後寫短豎,再寫中間從上到下的長豎,最後是豎折和短豎。

15、貫:上邊是先寫豎折,再寫橫折,第三筆寫裏面的豎,最後寫長橫。

16、重:上面的撇和橫寫後,緊接著寫日,再寫豎,最後寫下面兩橫(上短下長)。

17、脊:字上邊的筆順是先寫左邊的點和提,再寫右邊的撇和點,最後寫中間的人。

18、義:先寫點,再寫撇和捺。點在上邊或左上邊的要先寫,如“門、鬥”等;點在右邊或字裏面的要後寫,如“玉、瓦”等。

19、匚形字:先寫“匚”上面的橫,然後寫“匚”裏面的部分,最後才寫“匚”最後的折。

20、敝:左邊先寫上部的點、撇,接著寫左下角的豎、橫折鉤,然後寫中間的長豎,最後寫裏面的撇、點。

筆畫分類:

漢字的字體分手寫體和印刷體兩種。手寫體是指文字的手寫形式,它靈活多樣,易於表現個人風格,現代漢字手寫體主要有楷書、草書、行書等三種。

手寫體的漢字筆形因書寫時使用硬軟筆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使用硬筆書寫的豎筆類筆形,用軟筆(如毛筆)書寫時還可分為短豎、長豎、懸針豎和垂露豎等筆形。印刷體是指文字的印刷形式,現代漢字印刷體主要有宋體、仿宋體、楷體、黑體四種,其中宋體和楷體是最常用的印刷體。

在漢字字形整理之前,印刷宋體和印刷楷體的筆形、筆勢差異較大,如印刷楷體的“即”,在印刷宋體中則為“?、卽”兩種字形。

為了使印刷宋體與印刷楷體的字形盡可能趨於壹致,原則上使印刷宋體向印刷楷體靠攏,中華人民***和國文化部和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今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於1965年1月30日發布《印刷通用漢字字形表》規範了印刷通用漢字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