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方字的行書寫法

方字的行書寫法

方字的行書寫法如下:

行書是楷書的快寫,相傳始於漢末。它不及楷書的工整,也沒有草書的草率。代表作最著名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形容其字雄強俊秀,贊譽為“天下第壹行書”。唐顏真卿所書《祭侄稿》,寫得勁挺奔放,古人評之為“天下第二行書”。

行書字體,是五大字體之壹,即篆書字體、隸書字體、草書字體、楷書字體、行書字體。行書字體是繼楷書之後產生的壹種書體,產生在漢代。行書字體,到了東晉王羲之發展成熟,達到頂峰,兩千年無出左右。唐代理論家張懷_《書斷》說“行書者,乃後漢潁川劉德升所造,即正書之小訛,務從簡易,故謂之行書。”

劉德升小改楷書創造了行書,被稱為“行書之主”。行書相對楷書而言,比在楷書之後。書法的產生會有許多交叉,但論先後,比有跡可循。張懷_著書,證明唐已有行書,它的產生肯定早於唐。漢是中國書法發展的壹個鼎盛時期,隸書草書和楷書幾乎都是在漢同壹個時期產生形成,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已經具備壹定規模,已經具備了傳承和傳播的良好條件,我們推斷,張氏的行書起源說,壹定是有史料和依據的。

行書的發展既不象楷書那樣穩定,又不想草書那樣變化無常。從行書的特點看,不溫不火,有板有眼,章法不亂。字體的特點,限定了行書字體的發展。從行書產生以來,學書的臨本,基本都是從王羲之開始。即便有變化,變化也不大。後代書家,大都出自王羲之。就連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的《祭侄稿》,也沒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