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趙州禪師的簡介

趙州禪師的簡介

生平

有關趙州和尚終生事跡的資料,最早的是南唐中主保大十年(952)成書的《祖堂集》卷第十《趙州和尚》;最為詳盡的,算保大十壹年洛陽東院惠通所述《趙州真際禪師行狀》(簡稱《行狀》)。厥後,《宋高僧傳》(端拱元年〈988〉撰成)卷第十壹《唐趙州東院從諗傳》、《景德傳燈錄》(北宋景德元年〈1004〉撰)卷第十《趙州東院從諗禪師》等皆有記載。

趙州和尚的法名和鄉貫,歷來存在岐說。《祖堂集》曰,諱全諗,青社緇丘人。青社,古代借指青州(註釋:參看《漢語大詞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6月第1版,冊11,頁524右。);緇丘,不知何處。《宋高僧傳》則言,法名從諗,青州臨緇人。《祖堂集》之“緇丘”,蓋即臨緇也。青州,唐時轄境相當於今山東濰坊、益都等地,治所在今山東省青州市。明杜思修、馮惟訥纂《[嘉靖]青州府誌》卷第二十六《仙釋》,據《宋高僧傳》而歸趙州為臨緇人;該卷“從諗”前列戰國齊人周涓子、安期生、漢代李少君、晉代竺法汰等人,後次南北朝僧遠之類,顯然是認為從諗生活在唐代以前(註釋:見於《天壹閣藏明代方誌選刊》,冊壹壹,葉五十右。)。《〈天壹閣藏明代地方誌選刊〉人物資料、人名索引》因而稱,從諗為“東晉”人(註釋:頁971中。)以上著述,皆未及俗時姓氏;而謂趙州法名全諗,亦僅靜、筠二師之書。日本人諸橋轍次著《大漢和辭典》,認為趙州和尚是青州臨緇赫氏之子,將籍裏曹州赫縣列為或說(註釋:卷第四,頁884a。)陳垣撰《釋氏疑年錄》,歸趙州為“青州臨淄郝氏”(註釋:頁154。),蓋也依《宋高僧傳》的記載吧。

趙州語匯錄第226則:“問:‘和尚承嗣什麽人?’師雲:‘從諗。’”第431則:“問:‘如何是趙州正主?’師雲:‘老僧是從諗。’”這是現在可見到的趙州和尚自道名諱的惟壹材料。《行狀》稱,俗姓郝氏,本曹州郝鄉人,諱從諗。《景德錄》同。之後,宋大觀二年(1108)刊印的宋睦庵善卿編《祖庭事苑》卷第七《八方珠玉集·趙州》(註釋:《大日本續藏經》第壹輯第貳編第壹拾捌套第壹冊。)、《聯燈會要》卷第六《趙州觀音從諗禪師》(註釋:《大日本續藏經》第壹輯第貳編乙第九套第參冊。)、《五燈會元》卷第四《趙州從諗禪師》(註釋:《大日本續藏經》第壹輯第貳編第壹拾捌套第壹冊。)、紹曇於宋理宗寶佑二年,(1254)撰成之《五家正宗贊》卷第壹《趙州真際禪師》(註釋:《大日本續藏經》第壹輯第貳編第壹拾捌套第伍冊。)、元念常至正元年(1341)撰《釋氏稽古略》卷第三[唐昭宗]丁巳乾寧四年”下(註釋:《大正新修大藏經》49/481c。),地方誌如明蔡懋昭纂修《[隆慶]趙州誌》卷第十《雜考·集覽》(註釋:天壹閣藏明代方誌選刊》,冊三,葉十八左。)、《嘉慶重修壹統誌》卷第壹八二《曹州府·仙釋》(註釋:冊壹壹。頁8913。)、《山東通誌》卷第三O《仙釋誌》(註釋:《文淵閣四庫全書》,541/481下右。)、《山西通誌》卷第百六十《仙釋·唐》(註釋:《廣淵閣四庫全書》,547/530下。),近人著述如印順《中國禪宗史》(註釋:頁412。)、比丘明復編《中國佛學人名辭典》(註釋:頁318。)等,皆持這種看法。曹州,唐轄境相當於今山東菏澤、曹縣等地,治所在今山東省曹縣西北。需要指出的是,《嘉慶重修壹統誌》謂趙州名從穗(註釋:冊壹壹,頁8913。)並無依憑;《四庫全書傳記資料索引》因之而誤載從諗壹名“從穗”(註釋:《四庫全書索引叢刊》之三,則壹,而267c;冊三,頁1215c&d。)

趙州和尚名全諗還是從諗雖有小異,然皆可通。《說文解字·言部》:“諗,深諫也。”段玉裁註:“深諫者,言人之所不能言也。”全諗,正知無不盡之諫也。若作從諗,則意指接納規諫勸告。至於其原籍青州或曹州,也都有文獻佐證,後人亦不可以、也不能以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