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三歲時已能會說日常生活的簡單英語口語,沒有刻意教過他,是偶爾發現他居然問我怎麽念,才進行引導的,有那個巧虎視頻看看也是不錯的。
從他會說話就開始帶著他背唐詩了,沒想其他的,主要是訓練他的語言表達和記憶力吧,不是所有孩子都愛學,但是他愛吃,為了得到獎勵,他自己也給賣力表現自己的。
故事書就不用說了,講的多了,現在都換成他給我講故事了。
無論是哪種書籍,都不同程度的引導孩子的積極性,父母在引導過程中也多多觀察,看看哪種才適合他,希望幫到妳!
我兒子就要上四年級了。從壹年級到三年級,每次都獲得學校舉辦的數學競賽獎。兒子對數學興趣,也可以說是對數學較敏感。這得益於從小加以引導。
很清楚的記得孩子剛學說話及學步時。我經常都是引著他數數字,平時上下樓梯都讓他跟著數臺階--1,2,3......不要小看這簡單的舉動。這是最早的啟蒙。平時加予出壹些口算題,用激勵的辦法讓他計算。他上完幼兒園的時候基本上千以內的加減運算,基本掌握了。平時逛超市的時候,他都是喜歡去那裏看數學書,買的也多數是計算的書。
持之以恒很重要,這只是我壹點點的分享。
看到這個問題,想起了曾經每天被孩子要求講十本書的日子,雖然真的很辛苦,但是娃愛看書,老母親心裏其實還是美滋滋的。
我陪娃讀書的 原則是,讓娃感受閱讀的快樂,享受我們***同讀書的親子時光。 翻了翻閱讀記錄,娃從1歲半娃愛上親子閱讀到3歲半時,我陪著娃讀了超過500本繪本,從中挑出我和娃都很喜歡的,推薦給大家。
推薦《幸福寶寶益智啟蒙繪本》(***8本)、《小熊寶寶系列》(推薦第壹輯15本,後續不推薦)、《劈裏啪啦系列》(***7本)。
這幾個系列繪本的***同特點是,內容非常貼近1歲多小寶寶的認知水平,主要是吃飯、刷牙、尿床這壹類寶寶每天的生活,小寶寶會覺得非常有意思。 《劈裏啪啦系列》還有可以翻起來的小卡片,下邊藏著不同的畫,小寶寶也會很喜歡用手翻著看。這些書每本我都講過不下30遍[攤手]
推薦《可愛的鼠小弟系列》(***22本)、《小兔湯姆系列》(***6輯35本)、《大衛不可以系列》(***3本)、《可愛的身體》(***8本),以及壹些單行本繪本《我爸爸》、《我媽媽》、《猜猜我有多愛妳》、《我討厭媽媽》、《逃家小兔》等。
這壹階段的繪本***同特點是,內容開始有些簡單情節,大多還是和3歲左右小寶寶的生活相關 ,比如《小兔湯姆》裏的故事有第壹次去幼兒園、和媽媽走丟了、生病住院等;再比如《可愛的身體》會以形象的故事告訴小朋友很多和自己身體有問的知識,比如打預防針,比如駐牙,比如拉臭臭等。
故事類繪本推薦《巴巴爸爸系列》(***2輯16本)、《不壹樣的卡梅拉》(***3輯32本);科學類繪本推薦《蒲公英科學繪本》(***8輯40本)、《第壹次發現(透視眼系列)》(***42本)。
這壹階段的繪本我分為故事類和科學類,其中故事類繪本的情節開始變得復雜,內容也開始脫離孩子的生活,有很多想像的情節,對於故事描述的語言也開始復雜。 從這壹階段起,我給孩子閱讀時,不再根據圖畫進行自由發揮,而是直接讀書本上的原文,讓孩子慢慢習慣書面用語,也開始積累大量豐富的詞匯。
科學類繪本,是開始給孩子講壹些常識類的書籍 ,《蒲公英科學繪本》每壹本都講述了壹個自然界中的現象,語言非常優美;《第壹次發現(透視眼系列)》風格則完全不同,每本書會詳細介紹壹個事物,如 汽車 、沙漠、地下的動物等。
以上都是我和孩子非常喜歡的繪本,希望妳們也喜歡。
孩子近3歲,閱讀繪本如果算上重復的話也應該超過1000本了,孩子目前能說部分英語,能看圖說話,詞匯量,語言, 情感 方面發展都不錯。正好分享壹下我自己的經驗。
0-3個月,沒給書,主要是聽音樂之類的。
4-6個月,布書為主,主要是顏色對比,會指認給孩子,教認,教讀。
7-12個月,繪本閱讀,主要是壹些有名的繪本,比如《My Dad》《My Mom》《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Dear Zoo》等等,當然還有壹些中文繪本,我們家中英都買的,比如小熊系列,偷偷看裏面系列,小波翻翻書。(為了簡便,我後面都打中文,英文繪本也用中文哈)
12-24個月,這個階段就買得雜了,《大衛不可以》、《晚安,大猩猩》、《猜猜我有多愛妳》、《彩虹色的花》、《是誰嗯嗯在我頭上》,《螞蟻和西瓜》、《蹦!》、《鱷魚怕怕牙醫怕怕》、《點》、《逃家小兔》、《噗噗噗》、《母雞羅絲去散步》,《請不要隨便摸我》,《我們的身體》等,主要都是壹些培養孩子語言的繪本,有些繪本孩子喜歡我會不停的講,比如《逃家小兔》《媽媽,買綠豆》,同時引入了培生英語系列,和《My Very First Library》等。
25-34,現在的書是買很多了,主要是我這個媽媽愛買,從科普到 歷史 ,從塗色到連線,從語文到數學,都在涉及。比如《第壹次自己睡覺》,《小王子》,DK系列,《二十四節氣》,《故宮》,拉普斯趣味科學館系列,四季情景認知系列,《幼兒字母小詞典》,《穿靴子的貓》,《會痛的娃娃》,《有趣的數字聚會》,宮西達也系列,揭秘系列,《親親科學圖書館》系列,《笨狼愛科學》,《公文式教育》系列,太多了寫不過來,剩下的配點圖。
希望能幫到大家。
3歲前,我陪孩子讀過不下200本的繪本,現在手頭在翻閱的是臺灣顧斯嘉《十二生肖的故事》,講述十二生肖排名競賽的故事。他的《我的反義詞旅行》《我的顏色旅行》也都不錯,都是用創意插畫講新故事,能開發孩子想象力。
完整系列的包括羅傑哈格裏維斯83冊的《奇先生妙小姐》,是關於小朋友性格情緒自我管理的雙語畫冊,男孩子女孩子都有哦,舉個例子,43冊適合男孩子的《傲慢先生》《生氣先生》《邋遢先生》等,40冊適合女孩子的《害羞小姐》《吹牛小姐》等,個人強烈推薦。
自然不能少日本黑川光廣再現史前恐龍時代的恐龍系列叢書,包括《恐龍大陸》《勇敢的三角龍》《受傷的暴龍》《恐龍大冒險》,那句“向著綠茵環抱的山谷出發”,每次讀來心曠神怡,都有壹種追求生命之光的儀式感。
日本作家有些真不錯,宮西達也的智慧繪本《狼與小豬》《小豬別哭了》《暖房子遊樂園》《妳看起來好像很好吃》《怪大叔的心願》等,教孩子讀懂幽默的智慧,幸福的感知力和對弱者的保護關愛,推薦+1。
法國伽利瑪出版社推出的《第壹次發現》系列叢書是我自認為最棒的科普叢書,涉及地理天文,海洋陸地,雨林沙漠,飛鳥走獸,人體機器,工業交通等無所不包無所不容,關鍵在於創新的手電筒膠紙畫風格,內容講述方式絕對讓我們大人都大吃壹鯨,原來,科普內容可以這麽有趣。
經典不衰的還有田村茂《螞蟻和西瓜》,瑪格麗特布朗《晚安月亮》,大衛香農《大衛不可以》,布萊恩弗洛卡《火車頭》,莫莉卞《菲菲生氣了》。
還有壹堆是電影或動畫的周邊書籍,如《復仇者聯盟》電影系列,《超人總動員》電影系列,《熊出沒》電影系列,《奧特曼》動畫所有系列,真是所有,市面所有見得到的都買了讀了。
最後就是跟了四年的《巧虎》系列,每個月壹期,內容根據孩子不同年齡的認知能力和性格行為特征設定,內容質量+1。誰看誰知道。
其他剩下的零散紮堆,就不介紹了。以上就是我陪孩子讀過的書,妳呢?
王東華教授在《發現母親》壹書中,講過這樣壹件事,大學裏學校放假,在校同學都迫不及待地回家了,只有壹個同學壹直磨磨蹭蹭地在學校裏,也沒有特殊重要的事要辦,就是不想回家。
王東華當時就隨口問了壹句:妳小時候是在爺爺奶奶家長大的嗎?
此同學很詫異:老師,妳怎麽知道的?
原來這個同學,恰恰就是在鄉下爺爺奶奶那裏長大的,七歲時才被父母接回來上學。
自小獨自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父母沒有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父母和孩子就很難建立良性的依戀關系。
和父母沒能在壹起的三歲前,就成了壹個感情斷層,這個感情的斷層,是後來的歲月無論如何也彌補不回來的。
上面所說大學生放假不想回家,深層的原因就是和父母關系的疏離,是家裏沒有令他深深依戀的東西,源於父母錯過了和孩子前三年關鍵期親密關系的建立。
孩子的成長過程,最初的前三年妳缺席了,後期妳如果再想找回來,已經很難。許多年輕的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壹點。
003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說過,孩子的養育,需要穩定的壹對壹關系,形成依戀的親子關系。三年有恩於他,才可隨後立威於他。
就是說,三歲前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期,在這重要的三年裏,父母和孩子的親密相處,可以說是恩威並重,這樣長大的孩子,和父母更可能成為很好的朋友關系。
三歲之前的努力,將會受益壹生。
孩子壹直在身邊,就能及時發現孩子成長中的問題,及時溝通解決。
有的青春期的孩子看起來非常乖,按時上學按時放學,可就在某壹天卻做了壹件令大人們費解,甚至震驚的事情。原因之壹就是,平時父母和孩子沒有很好的溝通,及時了解孩子的想法,加以疏導情緒和正確加以引導。
和孩子前三年的陪伴,培養了深厚的親情紐帶,還能有效地緩沖孩子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父母之間的矛盾沖突。
所以我們再難也要創造條件,給孩子更多的愛,至少要做到在孩子的前三年,給予他們親密的陪伴。
妳現在所投入的每時每刻,都會在未來的日子裏,給予妳豐厚的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