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道的結構是:恕(上下結構)道(半包圍結構)。拼音是:shùdào。註音是:ㄕㄨ_ㄉㄠ_。
恕道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寬仁之道。
二、引證解釋
⒈寬仁之道。引漢劉向《說苑·至公》:“推之以恕道,行之以不黨,伊呂是也。”宋曾鞏《本朝政要策·賊盜》:“皆以區區壹城抗賊之鋒,不為不義屈,於是知天子待吏盡恕道矣。”清林則徐《示諭外商速繳鴉片煙土四條稿》:“若禁食而不禁賣,殊非恕道。”魯迅《墳·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三、國語詞典
推己及人,設身處地為別人著想的修身道理。如:「做人得講恕道,得饒人處且饒人。」
四、網絡解釋
恕道恕道,漢語詞匯。拼音:shùdào釋義:寬仁之道。
關於恕道的詩句
誰恕道家流
關於恕道的成語
情恕理遣東道主古道熱腸北道主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關於恕道的詞語
北道主人清道夫情恕理遣恕己及物世道人心不可饒恕恕己及人古道熱腸恕不奉陪東道主
關於恕道的造句
1、楊過講究量刑處罰,對於罪不致死者,只是出手薄懲,他自從娶了小龍女、有了楊若男之後,心腸更是軟了很多,頗得恕道精髓,總給人留壹線生機,改過自新。
2、魯迅說過"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還眼,以牙還牙"是直道。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儒家恕道的核心。
4、其提出的很多原則,如仁道精神、恕道原則等,都可成為人類文明和諧相處的基本準則。
5、仁道精神可以消弭種族中心主義心態,恕道原則是化解沖突和矛盾的良好方式。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恕道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