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方言類:
這次收入的不少新詞直接來自粵語和滬語等內地方言,在這些方言詞匯的背後,實際上體現了地域的經濟實力和文化的影響力。
———復旦大學中文系吳方言研究室教授遊汝傑
套牢:指投資者買入股票等證券後,因價格下跌而無法賣出。
割肉:賠錢賣出(多指證券交易)。
解套:被套牢的股票價格回升至持有者最初買入時的價格,不再虧本。
搞定:把事情辦妥,把問題解決好。
批租:批準租用(土地)。
(點評:有關股市的詞匯幾乎都來自上海話,上世紀30年代就已使用,當時上海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地方。上世紀80年代,滬深兩地設立股市,上海的股市重新復蘇。這些詞匯正是這壹現象的反映。———遊汝傑)
其他上海方言:穿幫、鐘點工、跟進、動遷、派對。
按揭:壹種購房或購物的貸款方式,以所購房屋或物品為抵押,向銀行貸款,分期償還。
錯層:指壹套住宅內部空間層次不在壹個平面上,錯開的地方有臺階連通的建築形式。
廉租:以低廉的價格出租。
物業:通常指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各類房屋(如公寓、商品房、寫字樓等)以及配套的設備、設施、場地等。
(點評:有趣的是,有關樓市的詞匯幾乎都來自粵語,它的背後其實是香港文化。當內地還沒有恰當的詞匯來表達房屋商品化中出現的新鮮事物時,從香港引進的許多說法,隨著粵語進入了內地,久而久之就成了通用語言。———遊汝傑)
埋(買)單:在飯館用餐後結賬付款,泛指付款。原為粵語,傳入北方話地區後多說買單。
花心:泛指愛情上不專心。
生猛:形容詞,指活蹦亂跳的魚蝦等。又指富有生氣和活力。
煲電話粥:指長時間的通過電話聊天。
炒魷魚:魷魚壹炒就卷起來,像是卷鋪蓋,比喻解雇。
咪表:在城市街道邊設置的停車計時收費器。(咪,英meter)
非禮:指調戲猥褻(婦女),或不合禮節、不禮貌。
搞笑:制造笑料、逗人發笑。
(點評:近20年來,以外來詞為主的新詞大多始於港臺,通過粵語向北擴散到內地。這些新詞擴散的方向,實際上代表了時尚擴散的方向。———遊汝傑)
其他廣東方言:布藝、瘦身、面膜、獵頭、警匪片、潔具、另類、賣點、置業、峰會、泊車。
政治類:德治、反恐、反貪、公示等。
法律類:不作為、布警、法槌、法官袍、法徽、法律援助、故意、國家賠償、立法法、立法權、受案、司法鑒定、司法解釋、特別法、窩案、刑拘、無罪推定、有罪推定、職務犯罪、智能犯罪等等。
經濟類:彩民、炒手、解套、經濟法、套現、網絡銀行、限產、鄉企、循環經濟、質押等。
金融保險類:保額、保費、保險人、財產保險等科技類:筆記本式計算機、編程、波導、彩顯等。
農業類:陳化糧、坑農、三農、散養等。
商業類:幣市、便利店、超值、車市、承購、承銷、傳銷等。
公交類:並線、車模、車位、城鐵、磁浮列車、錯峰、打表、大巴等。
軍事類:電子戰、、環境武器等。
建築房產類:參建、層高、拆建、錯層、多層住宅等。
環保類:白色垃圾、斷流、、環境科學、環境激素等。
動植物類:珙桐、臺灣猴、禿杉、望天樹、野駱駝、藏羚、藏原羚等。
文教類:海歸、開題、可讀性、考博等。
影視演藝類:醜星、出場費、動漫、個唱等。
新聞通信類:報料、爆炒、彩信、電郵、有償新聞等。
體育類:補時、長考、出賽、德比等。
醫藥衛生類:靶器官、彩超、超聲刀、磁療、非典、禽流感、蘇丹紅等。
餐飲類:冰茶、冰品、餐點、餐位、餐紙、茶吧、純凈水等。
休閑旅遊類:補妝、黃金周等。
社會生活類:二奶、安全線、搓麻、低保、富婆、***贏、黑惡、性教育、性侵犯等。
壹般語詞:扮酷、地毯式、巔峰、跟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