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古文中的饌是什麽意思?

古文中的饌是什麽意思?

1、zhuàn

(1)陳設或準備食物。

例句:春秋戰國《儀禮·士虞禮》:“饌於西坫上。”

釋義:準備食物在西坫上面。

(2)食物,多指美食。

例句:唐李延壽《南史·虞悰傳》:“盛饌享賓。”

釋義:賓客享受繁多的美食。

又吃;喝。

例句:先秦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論語·為政》:“有酒食,先生饌。”

釋義:這裏有酒有食物,先生您請吃。

2、huán

通“鍰”,古代重量單位,合當時的六兩。

例句:周代先秦諸子《尚書·大傳·甫刑》:“夏後氏不殺不刑,死罪罰二千饌。”

釋義:夏後人氏族不受死刑、刑罰,死罪以罰二千饌替代。

擴展資料:

相關組詞:

1、客饌:待客的飯食。

2、午饌:午饌是壹個漢語詞匯,猶午餐。

3、仙饌 :仙饌是壹個漢語詞語,讀音是xiān zhuàn,是指天子賜的酒食。

4、柈饌:柈饌,讀音pán zhuàn,漢語詞語,意思是盤中的食物。

5、晝饌 :晝饌是壹個漢語詞語,讀音是zhòu zhuàn,是指安排白天的飯食。

6、肴饌:壹個是指豐盛的飯菜;又指菜肴。

7、營饌:置辦膳食。?

8、時饌:時饌,是漢語詞匯,拼音是shí zhuàn,解釋為現時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