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懶的國語詞典是:動物名。哺乳綱貧齒目樹懶科。形似猿猴。頭圓小,四肢長,尾短毛長,毛上寄生綠藻,使毛皮呈綠色,成為保護色。為夜行性動物,常懸在樹上,主食枝葉。行動遲緩,靠鉤爪行走。分布於中南美洲熱帶森林中。拼音是:shùlǎn。結構是:樹(左右結構)懶(左右結構)。註音是:ㄕㄨ_ㄌㄢˇ。
樹懶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哺乳動物的壹種。形狀略似猴,產於熱帶森林中。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
二、引證解釋
⒈哺乳動物的壹種。形狀略似猴,產於熱帶森林中。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
三、網絡解釋
樹懶樹懶(學名:Folivora):是哺乳綱披毛目下樹懶亞目動物的通稱,哺乳動物,***有2科2屬6種。形狀略似猴,動作遲緩,常用爪倒掛在樹枝上數小時不移動,故稱之為樹懶。樹懶是唯壹身上長有植物的野生動物,它雖然有腳但是卻不能走路,靠得是前肢拖動身體前行。分布於南美洲。毛被蓬松長厚;頭短圓,耳小並隱於毛內;尾短;前肢3指,後肢3趾,均有可屈曲的銳爪,前肢長於後肢;上顎有齒5對,下顎4對,***18枚;胃分數室;頸椎9節,為哺乳動物中最多者;全身毛色灰褐因身上毛被附著有藻類植物,外表呈現綠色。終年棲居樹上,用爪鉤住樹枝倒掛身軀,並在樹上移行,可防備食肉獸的襲擊,天敵為蟒蛇和猛禽。嗅覺靈敏,視覺和聽覺不很發達。夜行性,以樹葉、果實為食。多數種類春季繁殖,妊娠期隨種類而異,4-6個月或9個月。每胎1仔。產於熱帶森林中,分布於南美洲。(概述圖片)
關於樹懶的詩句
功如溫樹懶能言
關於樹懶的成語
貪吃懶做心灰意懶幫閑鉆懶好吃懶做鉆懶幫閑懶殘分芋
關於樹懶的詞語
搖錢樹心灰意懶貪吃懶做意慵心懶幫閑鉆懶意懶心慵偷懶耍滑心慵意懶偎慵墮懶好吃懶做
關於樹懶的造句
1、她先在最喜歡的動物裏九遊:鬣蜥和樹懶。
2、大懶獸中新世至更新世時期大懶獸科之棲於地面的已絕跡的大樹懶。
3、大部分時間裏樹懶都是倒掛在樹枝上。
4、第壹個發現是巨型樹懶的肱骨,或上臂骨。
5、犰狳和樹懶化石讓他獲得了靈感。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樹懶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