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夜貓子的生活

夜貓子的生活

我叫顧臣疏,壹個夜貓子。

所謂的夜貓子,就是有早起困難癥,傍晚多動癥的人……這我表示很心塞,感覺不用睡覺的自己已經成仙了。。。

我也想睡覺啊,可惜我的生理現象不讓我睡啊。現在的生活完全就是反過來的!

對於壹個來自初中的偽學霸臣疏小哥哥,學習壓力大是自然的,也是年少輕狂的時期。每天寫作業_φ_(..)熬到5、6點才寫完,熬著熬著……就再也睡不著了啊……

心塞(︿)無奈╮(╯╰)╭心疼地抱住自己,困死我了壹躺床上又睡不著了啊!!!

我要睡覺睡覺睡覺睡覺……

修仙修仙修仙……法力無邊……

壹只藍爸爸兩只紅爸爸三只露娜四只蟬兒。。。

總之就是睡不著。。。

來看看度娘的解釋:

夜貓子 [yè māo zi]

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7個義項

展開

夜貓子,是壹個漢語詞匯,讀音為Yè māo zi,方言,指晚上不想睡覺的人、喜歡熬夜的人。也指貓頭鷹的別稱。

中文名

夜貓子

外文名

owl

夜貓子

Yè māo zi

釋義

指晚上不想睡覺,喜歡熬夜的人

詞語解釋

拼音:Yè māo zǐ

? ***5張

夜貓子

1. 方指晚上不想睡覺的人、喜歡熬夜的人[1]

例:他是個夜貓子晚上不想睡覺有些亢奮。

2. 方在壹些農村,夜貓子也指老鼠、耗子

3. 方貓頭鷹的別稱

例:“這老梟,大江以南叫作貓頭鴟,大江以北叫作夜貓子,深山裏面,隨處都有。” ——《兒女英雄傳》第五回

4. 夜貓子,在俗話中都稱做是喜歡熬夜的人

5. 現實生活中喜歡熬夜的人很多,比如廣東深圳的“現代狂人”,這十多年來他壹直都將近佛曉才入睡,是名至實歸的夜貓子,但願狂人能在保證健康的前提下壹如既往的坐好“夜貓子”這個名號

? ***5張

夜貓

6.通常指熬夜超過淩晨2點的人

英文翻譯

1.[Dialect] owl

貓頭鷹

2.one who goes to bed late; a person who enjoys night life

適宜食物

夜貓子人群經常熬夜,應註意補充壹下食物。

? ***20張

夜貓子圖片

維生素B類,如胡蘿蔔(胡蘿蔔中的維生素B為脂溶性,用油烹制後才能有效吸收),能幫助保護腦細胞,迅速恢復精神和體力;

維生素C,熬夜後,皮膚中水分、養分會過度流失,可多補充含維生素C或膠原蛋白的事物,有利於皮膚恢復彈性和光澤,防止黑眼圈出現;

綠茶素,可以消除體內多余的自由基,幫助脂肪代謝,腸胃不好和睡眠不好的人可喝枸杞泡的熱茶或菊花茶。

參考資料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修訂版).商務印書館,1996

猜妳關註

精神分列癥的表現

追女孩子的聊天技巧

手紋怎麽看財運

炫酷鎖屏

老狼 癌圖騰官方賬號

生物鐘啟示:強迫夜貓子早睡不利健康

“最新出爐的諾貝爾獎得主喊妳不熬夜了!” 2017年首個揭曉的諾貝爾獎被授予發現晝夜節律分子機制的三位科學家,也讓晝夜節律——生物鐘研究成了熱門搜索關鍵詞。 “我並不同意這個觀點,”10月3日,晝夜節律分子機制研究者、華中科技大學教授張珞穎向澎湃新聞解釋,“至少我們的研究顯...

2017-10-1433閱讀4006

KnowYourself 宇宙中最酷的泛心理學社區

夜貓子智商更高,妳信嗎?| 晨型人和夜型人有哪些不同的人格特質

心理學家們認為,我們應該結合壹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與生活節奏來衡量ta的作息是否健康,而不是單獨評斷晨型與夜型孰優孰劣。

2017-07-14125閱讀12040

老狼 癌圖騰官方賬號

終極夜貓子:想早起為啥那麽難?

我身邊幾乎都是熬夜成性的人,平均睡覺時間估計都在淩晨兩三點……十二點睡覺都屬於稀罕事了。關鍵的問題是,如果妳是壹個朝九晚五上班的人,這個事情就比較尷尬了,長期熬夜導致身體健康問題不說,在不熬夜的人眼中,他們或許對妳還有某種偏見。

如果卡茜迪·索科麗思(Cassidy Sokolis)想在上午11點之前醒,她得在臥室放上三個鬧鐘。即便這樣,她也還是經常在此起彼伏的鬧鐘聲中睡得死死的。

索科麗思今年21歲,是北亞利桑那大學(Northern Arizona University)的大三學生。她說:“我真的覺得很沮喪。人們嘲笑我,說我懶,說我不努力。這讓我很苦惱,因為這是大腦的錯,不是我的錯。”

單聽她這樣說,我們可能覺得她是在為自己找借口。但她的醫生說,並不是。

索科麗思19歲時被診出患有 睡眠周期延遲征(delayed sleep phase) 。因為這種紊亂,她的生物鐘永遠不能與其他時間同步。她並不需要比普通人更多的睡眠。 只是她的身體更喜歡在淩晨3點後才開始進入七八個小時的睡眠周期。

索科麗思還在上大學,課程安排還比較靈活,在上午11點起床並不會影響她的壹天。但現在她馬上就要畢業了,她擔心自己“不尋常”的生物鐘、時間表會成為她教師夢路上的絆腳石。妳要知道,做個老師是得早起的。索科麗思表示:“如果在改變職業目標和生物鐘正常之間存在某種方法,我壹定會找到這種方法,讓它發揮作用。”

索科麗思處在人類睡眠習慣鐘形曲線的最遠端。

我們都有壹個與生俱來、更為偏愛的睡眠時間。科學已經驗證了“晨型”、“夜型”和介於兩者之間的人的觀點。這就是所謂的睡眠類型。很少會有人身高7英尺(213公分),也很少會有人像索科麗思壹樣,壹定要到淩晨3點才睡得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睡眠類型,就像我們都有自己的身高壹樣。

想在淩晨1點到9點間睡覺的人可能要面對壹個艱難的選擇:是聽從身體的支配,還是強迫它適應大多數人的睡眠習慣?哪怕是更傾向於晚上活動的人也會覺得這是個困擾。

科學家已經將目光投向這個領域。 事實證明,我們體內的生物鐘受基因的影響,很難改變。 如果妳不是壹個早睡早起的人,妳可能永遠都不會是。不過,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受到老化的影響,這壹狀況還未成定局,有改變的可能。

如果我們想要對抗自己的生物鐘,不和它們同步,我們的健康可能會受到影響。內部時間和現實時間的不匹配與心臟病、肥胖癥和抑郁癥相關。

這壹切都告訴我們:我們要聽從自己的身體,而不是受鬧鐘的奴役。這壹點並不絕對,但也很令人信服。

身體就是時鐘。。。

大多數人(約30%-50%)的睡眠鐘形曲線都落在晚上11點至早上7點之間。

另外40%的人是睡眠周期輕微錯位的人,前後相差壹個小時左右 (註:這些數據都是粗略估計。目前這壹領域的研究還較少,各項研究約有幾百人參與) ① 。

索科麗思這樣的人十分罕見:只有約0.2%,也就是說500個成年人裏只有壹個有睡眠周期延遲的情況。這種情況在青少年中更為常見。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的生物鐘也會逐漸發生變化。美國睡眠協會的調查表明,約有1%的成年人患有睡眠周期提前癥候群,他們喜歡在晚上8點左右就上床睡覺。社會對他們的態度往往更加寬容。

要理解為什麽有些人是早起的鳥,有些人是夜貓子,我們要先理解身體的晝夜節律系統(circadian system)。 我們將身體看作各個器官組成的管弦樂隊,每個器官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這個比喻中,晝夜節律扮演的角色就是樂隊指揮。

身體的晝夜節律系統

晝夜節律系統最重要的壹點在於,它不只會控制我們犯困的時間。菲利普·格曼(Philip Gehrman)是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睡眠研究員和臨床醫生,他告訴我:“每壹種神經遞質、激素和化學物質都會隨著晝夜節律的循環發生周期性的變化。不僅是人類,連單細胞生物體都會遵循晝夜節律。這似乎是生命的基本屬性之壹。”

我們的身體跟著這緊湊的時間表運轉,想努力跟上我們的行動。 通常,我們醒來後就要吃飯,身體在早上產生的胰島素量最多 ② 。 張嘴咬上壹口之前,我們的身體早就已經蓄勢待發,準備好要消化早餐了。這樣的方式更有效率。

對於那些更傾向於晨型或夜型的人來說,晝夜節律系統控制的壹切都會有所延遲。

利昂·拉克在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研究晝夜節律,他在郵件中提到:“和正常型相比,夜型在夜間達到最低核心體溫的時間要更晚,他們的晝夜節律系統要晚壹些才會產生睡意,要晚壹些才會醒來。他們也會釋放皮質醇、應激激素,只是時間比正常型要晚。 大多數人會在上午10點左右達到最清醒的狀態。夜型的人可能還要再過幾個小時才能達到。 ”

壹些終極夜貓子聚集在Reddit網上討論自己的苦惱,談論這種與世界不同步的獨特挑戰。也是在這裏,我發現了索科麗思和其他幾個人,包括卡特·帕克(Kat Park),他們都願意分享自己的故事。我主要想知道自己的時間和其他時間不匹配到底是怎樣的感覺。

“每天早上醒來,我都像是在和馬安定劑作鬥爭。”帕克今年34歲,是名醫療保健管理員,住在堪薩斯州的弗蘭德帕克。 如果按她自己的方式,她淩晨3點才會睡著,然後壹覺睡到第二天中午。

帕克和其他人說,如果別人最清醒的時候妳卻昏昏沈沈,那妳就只能任人魚肉,受人審判。

“人們不相信我,”她說起過去和雇主和家人間的相處,“他們以為我整晚都在派對上玩,覺得我要麽酗酒要麽吸毒,要麽就只是太懶。但這些問題我都沒有。”

埃米今年26歲,住在西雅圖。她也有睡眠周期延遲的問題。也就是說,她“去上班的時候覺得心理負擔很重。妳去得晚了壹點,就覺得自己好像根本就不在現場。人們問妳問題,妳給出的都是愚蠢的答案”。周末變成了補覺的時間,而不是休閑的時間。這真是壹個“可怕的循環”。

睡眠類型都是天生的、遺傳的,很難改變

格曼說:“人體的生物鐘循環並不是精確的24小時,更接近24.3小時。每天,我們的生物鐘需要往回稍作調整,和計劃保持壹致。”

大多數情況下,太陽已經照顧到了這壹點。明亮的光線會刺激大腦的主時鐘,讓視交叉上核 (suprachiasmatic nucleus,哺乳動物最重要的晝夜節律起搏器,它調整著哺乳動物壹系列生理行為和活動) 後退3/10個小時。

還有另壹些因素影響了夜貓子的生物鐘重置過程。

1)基因:視交叉上核是身體的主時鐘,但它並不唯壹。 人體的每個細胞都有時鐘基因,在壹天時間裏有很多DNA被激活,然後退出舞臺 (和人體代謝壹樣,細胞的新陳代謝以提高效率為原則,時鐘基因可以調節細胞中5%到20%其他基因的表達 ③ ) 。

這些基因的表達反饋到身體的主時鐘,幫助它設定自己的生物鐘。科學家們發現,這些基因的小變異可以讓動物的節律偏早或偏晚;他們已經開始具體研究人體內起相同作用的基因。

基因是可以遺傳的,睡眠類型也是可遺傳的;雙胞胎和遺傳研究發現,大約壹半的差異可以由遺傳學解釋。

2)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能準確知道這些基因如何影響人們的節奏,使其變得更早或更晚。 有觀點認為,夜型的生物鐘循環時間可能比平均的24小時還要更長。格曼表示,夜型的生物鐘周期可以長達24.5或24.7小時。生物鐘周期更長意味著視交叉上核必須更努力地進行調整。如果它不能重新調整時間,睡眠時間就會往後延遲,影響晚上入睡的時間。

3)夜型人可能對夜間曝光更為敏感。在壹天中的任何時間,明亮的光都會給我們的身體發出信號:是時候清醒了。 在古時候,這並不是壹個問題,太陽壹下山,這壹天就不會再有多亮的光了。到了現代,電腦和電視的光會讓壹些夜型人保持清醒的時間更長。

壹旦這些睡眠類型設定好,就很難更改。拉克說:“我們現在覺得,這可能是某種不可改變的固定特性。”唯壹的例外是:當我們年齡增長,數十年過去之後,我們的生物鐘會傾向於向更早的方向變化。老人通常習慣早睡早起就是這個道理。

當我們的個人時鐘與社會時間不同步時,我們的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科學家提出了壹個術語來描述這種不同步的現象:社交時差。社交時差不僅是件麻煩事,它還會給身體施加壓力,可能會影響身心健康。

在嚴格控制有關變量的實驗研究中,24名身體健康的參與者將每天的睡眠時間改動壹小時(模擬時差),實驗進行三周後,他們看起來就像是得了糖尿病壹樣 ④ 。他們的靜息代謝率下降了8%。 “假設活動量和食物攝取量不發生變化,這些人壹年內的體重將增加12.5磅(5.6公斤),” 這是該研究於2012年在《科學轉化醫學》雜誌上發表的結論 ⑤ 。

當人們存在社交時差時,他們通常試圖利用周末來補覺。但這對於身體來說不夠規律、過於刺激,周壹的早晨會更難醒來。

2012年,歐洲研究人員分析了65000名歐洲人的數據,這些數據都是由參與者自己提供的 ⑥ 。他們發現,“社交時差的存在明顯增加了變成超重群體的概率。” 相關研究表明,習慣晚睡的人可能存在更大的抑郁癥風險,也更可能出現吸煙壹類危險行為。

這裏的假設並不是說睡眠類型必然導致這些負面結果,而是說不同步的生物鐘和睡眠類型的問題。

2015年,壹項跟蹤447名中年人睡眠的研究也在這個令人擔憂的問題上得出了答案 ⑦ 。它發現,社交時差與胰島素抗性相關。 胰島素抗性是糖尿病的前兆,HDL膽固醇 (好的膽固醇) 含量越低,甘油三酯的含量越高,腰圍增大,身體體重指數(BMI)也會升高。即使增加鍛煉,調整吸煙、飲酒等行為後,這些相關性仍然存在。

2016年12月,這項研究的專家帕特裏夏·王(Patricia Wong)表示,“我們在這裏想要說明的是,如果我們想要正常工作,我們就要盡可能喚醒、匹配我們的生物鐘和日程安排,要盡可能選擇我們生理上最合適的方式。”她還強調,這些研究只是在探索相關性,還需要更嚴格的測試加以確認。

如果睡得晚的人想要早起,他們受到的打擾常常是雙重的。他們與社會不同步,會影響他們的身體,還會帶來睡眠不足的問題。有研究結果更清楚地說明:睡眠不足似乎是誘發心臟病、糖尿病和肥胖的高風險因素。

在各類學術文獻中,睡眠不足與高血壓、體重和冠狀動脈鈣化增加息息相關 ⑧ 。實驗中連續壹周每天只睡5個小時的人對胰島素不太敏感,因此更難保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在針對1024個人的睡眠研究中,睡眠質量差與瘦素和胃饑餓素的失調有關,這有助於解釋另壹個發現: 人們睡不著的時候,食欲會更加旺盛 ⑨ 。

格曼表示:“我不想讓人們覺得恐慌。不想讓他們認為,如果他們不遵循自己的身體節奏,他們就會死。這其實是個常見的養生提法:聽從自己的身體才是最理想的。”

睡眠周期延遲征非常非常難以治療

壹般來說,治療睡眠周期延遲有兩個選擇,幫助晚睡的人將生物鐘往前調。但他們需要保持警惕,很難長期堅持。

第壹種也是最簡單的方法是亮光療法和褪黑激素的組合。 早上明亮的光線有助於讓生物鐘重置到更早的時間。患者可以購買專用的燈具,或者盡量早點外出 (想要早起的人可以嘗試這個方法) 。

嘗試光療法的人也必須堅持早睡。查曼·伊斯曼(Charmane Eastman)在拉什大學研究生物節律,他在郵件中表示,“壹旦周末晚睡,之前的努力就都白費了。就像是節食之後突然破功壹樣。”

褪黑素也能幫助我們調整生物鐘。不過睡前幾小時服用的劑量壹定要正確,才能讓它的效果發揮到最佳 (雖然褪黑素可以在藥店買到,但臨床醫生還是建議各位去看睡眠科專家,了解最佳的服藥時間) 。

第二種治療方法是時間療法(chronotherapy)。 這種方法不是要向後推遲身體的時鐘,而是要向前加快。連續幾個星期,病人每晚晚睡兩小時,直到她調整到自己想要的睡眠時間。格曼說:“它的效果可以很好,但很少有人能在長達兩周的時間裏控制好自己的時間表。”他的病人很少選擇這種療法。

帕克,這位34歲的醫療保健管理員,嘗試過時間療法,但她最後還是放棄了。這種療法太難堅持下去了。

“壹旦某天晚上晚睡了幾分鐘,妳就得重頭開始”。她可能需要努力好幾周才能回到“正常”的睡眠時間表;有壹天晚上 (也許飛機晚點,也許是參加了生日聚會) 睡晚的話,壹切就又回到了最開始的狀態。“等我出差回到家,我的作息全都亂了。”

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的研究員拉·達斯古普塔(Raj Dasgupta)說,睡眠周期延遲的復發率約為90%。“他們努力想要適應社會、工作,但哪怕他們竭盡全力、配合治療,他們最後還是做不到。”

接受自己的睡眠類型

壹直以來,社會的喜好簡單粗暴:社會喜歡早起的人。 想想“早起的鳥兒有蟲吃”這樣的俗話。

正規診斷可以幫人們解決生物鐘與眾不同的問題,減輕心理和生理負擔。索科麗思說,她在醫生那裏得到的診斷“的確有助於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知道這不是我的錯”。但是像她這樣的人仍然面臨著艱難的選擇。 薪酬最高的工作往往都從早上開始。教育機會也是如此。他們真的能安心錯過中午之前發生的這壹切嗎?

我見過的睡眠周期患者都認同壹點:他們希望社會能給予他們更多的寬容。

“有時,我能為他們做的,就是建議他們遵循自己的生物鐘,哪怕他們的睡眠周期有所延遲,”格曼提到了自己的臨床實踐,“我們的文化總是偏愛早睡早起的人,其實這是有問題的。”

這就很尷尬了

臣疏壹個過來人,希望大家真的不要熬夜吶。雖然很爽但是對身體不好!!!

再來,哥祝大家新年快樂?(?ω`)?,萬事如意,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