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古代傳說裏,孟婆是地府中專司掌管將生魂抹去記憶的陰使,關於孟婆的由來,民間出現最多的通常有三種說法:
壹說:
鴻蒙初開,世間分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壹切,人間即所謂的陽世,地即為陰曹地府。三界劃定,無論天上地下,神仙陰官,俱都各司其職。孟婆從三界分開時便已在世上,她本為天界的壹個散官。後因看到世人恩怨情仇無數,即便死了也不肯放下,就來到了陰曹地府的忘川河邊,在奈何橋的橋頭立起壹口大鍋,將世人放不下的思緒煉化成了孟婆湯讓陰魂喝下,便忘記了生前的愛恨情仇,卸下了生前的包袱,走入下壹個輪回。這種說法最早出現在春秋時期的道家典籍裏,頗有中國傳統思想中“人死如雲散”,“壹死百了”,“莫記已死之人恩怨”之類的意味。
二說:
所謂的孟婆就是孟姜女,昔日孟姜女哭倒長城之後,眼見長城之下屍骸無數,再也找不到丈夫的屍骨。為了能忘記這些痛苦萬分的記憶,就熬制了能使人忘記記憶的孟婆湯。後來上天念她思夫之情感天動地,就免了她的輪回之苦。讓她在奈何橋畔熬制孟婆湯,讓參與輪回的陰魂們忘記前世的壹切。即所謂:“前世已了,今生善惡唯本心所念。”之意。這壹說從元朝開始廣為流傳,到明清時期多見於文人筆記之中,亦是至今民間流傳最廣的壹種說法。在關於孟婆的諸多傳說中,倒是這個說法頗具某種現實主義色彩。
在這個傳說裏,孟婆其實不是什麽老奶奶壹類的人物,是壹位絕世美女,孟婆初制孟婆湯的原因是為了忘記自己的過去,孟婆的唯壹記憶是給在奈何橋上來來往往的幽魂送上壹碗孟婆湯。
三說:
孟婆生於西漢時代,自小研讀儒家書籍,長大後,開始念誦佛經。她還在世時,從不回憶過去,也絕不想未來,只是壹心壹意地勸人不要殺生,要吃素。壹直到她八十壹歲,依然是處女之身。她只知道自己姓孟,於是人稱她為“孟婆老奶”。後來,孟婆老奶入山修行,直到後漢。因為當時世人有知前世因者,往往泄露天機,因此,上天特命孟婆老奶為幽冥之神,並為她造築驅忘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