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沖之與陳與義的臨江仙如此相似 卻因不同閱歷反映出不同的境界
前言 壹說到晁沖之,馬上會想到蘇門四學士的晁補之,他們是什麽關系呢?檢索壹下會發現,原來”晁什麽之「 ”可不僅僅他們兩位。 巨野晁氏在宋代可是官宦世家,晁氏的姻親有呂夷簡、曾鞏、陸遊、葉夢得......... 個個都是顯赫人物,當真是談笑”盡「 ”鴻儒,往來無白丁。晁家的祖先也是大大有名,即漢朝禦使大夫晁錯。當年因為變法被七國諸侯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討伐,漢景帝權衡之下,腰斬晁錯於東市。 晁氏是北宋名門、文學世家,家族內人丁興旺。根據《宋詩紀事》所錄, 族內兄弟有:晁補之、晁說之、晁禎之晁煩之、晁詠之、晁載之、晁貫之、晁謙之.......兄弟到底有多少?老街不是考據家,不過我知道他曾經寫過壹首七律,題目是《次二十壹兄韻》。 晁沖之,字叔用,隱居具茨山下,世稱具茨先生。在《江西詩社宗派圖》中也可以看到他的名字,屬於黃庭堅以下的25人之壹。 壹、憶昔西池池上飲 晁沖之《臨江仙》是其最有名的壹首詞,也最能反映晁沖之文風的特點: 憶昔西池池上飲,年年多少歡娛。別來不寄壹行書,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 安穩錦衾(壹作屏)今夜夢,月明好渡江湖。相思休問定何如?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無。 新黨掌權以後,蘇門弟子們紛紛被貶謫。晁沖之隱居具茨山下 ,回憶起來在汴京西池(金明池)暢飲的歡娛情景,時過境遷,感慨而作《臨江仙》。 前兩句是回憶與感慨。第三句轉得妙,寫出了遷客逐臣的無奈,為了避禍連書信都斷絕了:別來不寄壹行書。第四句又壹轉:尋常相見了,猶道不如初。即使見面又如何?還能像當年那樣親近嗎?言外之意是對於當時政治鬥爭的忌憚:信少寫,話少說。 下闋寫夢境,在錦屏環抱下安安穩穩地做壹個好夢。南宋的姜夔有壹首《踏莎行》也寫夢境:”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只是兩個相思對象有些不同。 晁沖之的夢境是什麽呢::月明好渡江湖, 也許是李白的”壹夜飛渡鏡湖月「 ”吧?接著又轉折,飛躍千山萬水後來相見,又如何呢?李白又有兩句詩:相見不得親,不如不相見。詩人自問:相思休問定何如?然後自答: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無。時間環境都已經改變, ”無可奈何花落去「 ”,時局微妙,咱們各自珍重吧。 二、寄托比興 溫厚沈郁 這首詞作為晁沖之唯壹壹首作品被選入了《宋詞三百首》,在我閱讀的這本《宋詞鑒賞詞典》中也是兩首入選詩的壹首。 那麽這首詞好在哪裏呢? 陳廷綽在《白雨齋詞話·自序》中說到優秀的詞應該具備的特點: 夫人心不能無所感,有感不能無所寄,寄托不厚,感人不深,厚而不郁,感其所感,不能感其所不感。伊古詞章,不外比興。《白雨齋詞話·自序》 這首詞前面用賦體,結尾處”管得落花無「 ”是比興之法。全篇沒有點破對於時局的忌諱,而是寄托於尋常詞句之中,今昔的對比,書信的斷絕,落花的無奈,都是壹種隱喻。 溫厚以為體,沈郁以為用。《白雨齋詞話·自序》 要理解這十個字,可以先看壹段喻汝礪為晁沖之《具茨集》作序時,對於他的評價: 雖然,叔用 .......未嘗為淒怨危憤之音。予於是有以見叔用於消長用舍之際,未嘗不安而樂之者也。 秦、漢以來,士有抱奇懷能,流落不遇,往往躁心汗筆,有怨誹沈抑之思,氣候急刻,不能閑遠,古之詞人皆是也,所以往往無所建立於天下。 唯深於道者,遺於世而不怨,發於詞而不怒,君子是以知其必能有為於世者也。嗟乎!吾於叔用,豈直以詩人命之哉!"《文獻通考》馬端臨撰 《論語·八佾》中評價《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喻汝礪評價晁沖之的作品中有”未嘗為淒怨危憤之音、遺於世而不怨、發於詞而不怒「 ”的君子之風。這和論語中的評價異曲同工。 詩人要善於控制自己的感情,掌握好這個度,即可達到壹種”溫厚沈郁「 ”的境界,避免叫囂和淺白。事情能說得清楚,主旨能讓讀者理解,情懷還能讓讀者產生有克制的感動。 三、陳與義的臨江仙與晁沖之的臨江仙 每次讀到”憶昔西池池上飲「 ”時,老街壹定會想起陳與義的”憶昔午橋橋上飲「 ”: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壹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同樣是臨江仙,同樣是今昔對比,同樣是懷念過去的繁華,但是詞人的經歷不同,心境也完全不同,詞中的境界更不同。 陳與義(1090年-1138年),字去非,號簡齋 ,和黃庭堅、陳師道同為江西詩派"三宗",與晁沖之壹樣,也是25人之壹。 他生於宋哲宗元佑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看過生卒時間便知道,他經歷了最讓宋人痛苦的靖康之變。 1127年,汴京被攻破,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北上,路上宋徽宗還偷閑寫了首《燕山亭·北行見杏花》,被王國維稱為血淚之書。 裁翦冰綃,打疊數重,冷淡燕脂勻註。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雕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閑院落淒涼,幾番春暮。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裏、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有時不做。《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宋徽宗被俘後,國破家亡的宋朝士子們,在詩詞作品中多了北宋人所沒有的黍離之悲與抗爭的精神。 陳與義《臨江仙》上闋都是回憶,但是比晁沖之上闋的意象多而鮮明,其”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 ”真是寫出了文士的風流倜儻。 下闋也是說夢,二十余年如壹夢,包含了數不盡的悲歡離合、興亡榮辱。結語是對於家國興亡、人生浮沈的嘆息: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這壹句在《三國演義》的開篇詞中似曾相識,被明朝才子楊慎化用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陳與義詞比晁沖之詞多了對於國家和民族的憂思,這是時代環境造成的改變。結尾兩句用歷史的眼光看待這種改變: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相比較而言,晁沖之只有小我沒有大我。清朝趙翼有詩句曾經說過: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結束語 這兩首臨江仙都是今昔對比,晁沖之多了壹個未來的思索:情知春去後,管得落花無。陳與義多了家國的情懷,站的角度更高。詞貴婉轉,只可意會不可道破,又需溫厚沈郁,不可叫囂淺白。 今天主要說的是晁沖之,老街就用晁沖之的詞韻填壹首《臨江仙》吧: 聚散黌門如壹夢,燈前歌酒相娛。白駒過隙問何如,片雲天不管,萍跡滿江湖。 莫訝鬢霜塵滿面,杯中風月如初。浮沈談笑似編書,昔年同種柳,今日十圍無? @老街味道 觀唐習律12 陳子昂雖然提倡復古 但是他的格律詩也是初唐典範 觀宋填詞64 碧紗籠與爛泥巴 這3首題壁詩因作者尊卑不同待遇迥然 喜愛詩詞創作嗎?老街幾首詠月詩詞與幾點詩詞創作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