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請歸納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和異彩紛呈的藝術成就

請歸納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我國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和異彩紛呈的藝術成就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壹個大分裂時代,但又是壹個大發展時代

文學上著名的三曹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都是在魏晉時期。而在南北朝時期,梁武帝在位時,出現了《文心雕龍》,《昭明文選》等。

其中和文學緊密相關的宗教也在這壹時期大興,佛教完成了本土化,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禪宗。梁朝時佛教大興,形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局面。但事實上光都城壹地,就不止四百八十寺。最為宏偉的是梁武帝為其自己修建的同泰寺,現在的南京雞鳴寺。

經濟上以貨幣的大量應用和流通為代表。據《隋書.食貨誌》有壹段敘述梁武帝時江南各地域貨幣計算標準的重要記載:自破嶺以東,八十為陌,名曰東錢。江、郢以上,七十為陌,名

梁朝天監五曰西錢。京師以九十為陌,名曰長錢。大同元年,天子乃詔通用足陌,詔下而人不從,錢陌益少。至於末年,遂以三十五為陌。這段敘述中含有人們習以為常、卻又不甚明了的古代貨幣常識,如五銖錢、陌、貫、剪邊、綖環等。手邊正好有《簡明古錢詞典》、《中國古代鑄幣》、山田勝芳的《貨幣の中國古代史》等書,於是藉著翻檢之際,趁便長長知識。 所謂“陌”系指壹百錢,依照標準即壹百枚錢之意,“足陌”即足夠壹百錢之意。自漢武帝至隋煬帝近千年間,直到唐朝改鑄新錢為止,中國及東亞世界流通最久、最廣的貨幣即五銖錢,它也奠定了此後二千年中國及東亞世界貨幣的標準形制。漢隋之間,人們對錢的重量計算是以銖為主要單位,數量單位的“錢”、“文”,乃至“貫”都是較晚興起的計算單位。

這壹段算給樓上的壹個補充吧....其實我覺得壹樓回答的滿詳細的,但我覺得如果樓主感興趣的話可以看看央視的中國通史...很有意思,切實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