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總編郝銘鑒介紹,“甄嬛”的“嬛”字在電視劇《甄嬛傳》中應讀“xuan”而不是“huán”。“嬛”字有三個讀音,分別為huán、qiong和xuan,讀音xuan用以形容女子柔美、柔媚、輕盈的風采。甄嬛既自陳其名來自“嬛嬛壹裊楚宮腰”,那“嬛”就應該讀xuan。
自2006年以來,《咬文嚼字》編輯部都會在年底公布“年度十大語文差錯”,糾正國人在當年常犯的“語文差錯”,也從壹個角度回顧當年的熱點事件。昨天,《咬文嚼字》編輯部公布的“2012年十大語文差錯”包含了常讀錯的字“酵”,也有媒體常會搞混的“酒駕”和“醉駕”,還有明星們經常犯的錯,比如大S誤用的“賤內”等。被幾億國人念錯的“甄嬛”的“嬛”字(應讀xuan),因其日常實用性不高最終躲過了“十大”榜單,《咬文嚼字》總編郝銘鑒開玩笑說,“人家還要拍第二季,就不潑冷水了。”
壹堂“語文公開課”
在郝銘鑒看來,每年評選“十大語文差錯”就是給全民上壹堂語文公開課,看看哪些字用錯了、念錯了。對於造成各類“語文差錯”層出不窮的原因,在《咬文嚼字》總編郝銘鑒看來,這跟現代人的語言態度有關,“主要表現在4個方面,很多人的語言態度粗俗,音不準、形不辨、意不究、典不檢;對待語言,很多人覺得趣味至上;傳統文化缺失;以及規範意識淡泊。”今年的十大語文差錯分別是:
壹、在談論新聞事件時,經常用到“發酵”壹詞,比如“釣魚島爭端再次發酵”。“發酵”的“酵”往往誤讀成xiao。郝銘鑒昨天介紹說,自1985年發布《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後,“酵”字統讀為jiao,不再讀xiao。但幾十年來,該字壹再被念錯。
二、在報道黃巖島事件時,媒體多次把“潟湖”誤為“瀉湖”。去年日本大地震時,曾把日本地名“新潟”誤為“新瀉”;今年又把“潟湖”誤為“瀉湖”。“潟”音x,義為鹹水浸漬的土地;“潟湖”是淺水海灣因灣口被淤積的泥沙封堵阻瀉而形成的湖,也指珊瑚礁圍成的水域。黃巖島的潟湖,屬於後壹種情況。因為“瀉”的繁體字“瀉”與“潟”形近,導致誤讀誤用。
三、莫言的《天堂蒜薹之歌》常被誤為《天堂蒜苔之歌》。“薹”,是蒜、韭菜、油菜等生長到壹定階段時在中央部分長出的細長的莖;“苔”,是指壹類苔蘚植物。有人誤以為“苔”是“薹”的簡化字,以致把“蒜薹”寫作“蒜苔”。
四、在使用繁體字的場合,“皇後”的“後”常被誤成“前後”的“後”。這壹差錯,在以往的書法作品和商品廣告中多次出現。今年中國書畫藝術研究院名譽院長趙清海將寫有“影後”二字的立軸現場送給影星歸亞蕾,由於這壹場面曾由電視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影響。
五、在報道抓捕周克華的新聞時,某些媒體很不得體地把周克華稱作“爆頭哥”,稱周克華為“爆頭哥”,無疑是化殘忍為壹笑。
六、女明星錯用“賤內”。2012年7月,大S發布壹條微博說:“老公的餐飲服務業能往這樣美好的方向發展,賤內與有榮焉!”網友壹時議論紛紛。“賤內”是壹個謙辭,舊時是男人對別人稱說自己的妻子,大S顯然錯了。犯類似錯誤的還有主持人朱軍的“家父”壹例,2007年他曾在節目中對嘉賓毛新宇說:“不久前,毛岸青去世了,首先,向家父的過世表示哀悼。”而“家父”應是稱自己父親時的謙辭。
七、在法制新聞報道中,“囹圄”壹詞常被誤為“囫圇”。今年影星張國立在壹份因兒子張默吸毒而代其道歉的聲明中說兒子“目前又身陷囫圇,暫不能對公眾有壹個交代”,“囹圄”讀作lingyu,意思是監獄。“囫圇”讀作hulun,意思是完整、整個兒的。
八、在交通安全新聞報道中,“酒駕”“醉駕”糾纏不清。2012年10月,王誌文在上海街頭酒駕被查,不少媒體在報道時,都把“酒駕”誤說成“醉駕”。“酒駕”是酒後駕駛,每100毫升的血液中酒精含量超過20毫克但不到80毫克;“醉駕”是醉酒駕駛,指每100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等於或大於80毫克。兩者的法律後果不壹樣。
九、在談論中日釣魚島爭端時,網絡上常常把“兄弟鬩於墻”誤成“兄弟隙於墻”。2012年,針對釣魚島事件,中國大陸與臺灣都采取了壹系列措施。很多人喜歡引用“兄弟鬩於墻,外禦其侮”來說明當下的情勢,但不少人不會寫“鬩”字,有人誤成“隙”,還有人誤成“嬉”。“鬩”音xi,意為爭吵。
十、在使用漢字數字時,“零”和“〇”常被弄混。阿拉伯數字“0”有“零”和“〇”兩種漢字書寫形式。2011年開始正式實施的《出版物上數字用法》規定:壹個數字用作計量時,其中“0”的漢字書寫形式為“零”;用作編號時,“0”的漢字書寫形式為“零”。許多人在涉及編號的場合,錯誤地以“零”代“〇”。比如,“二零壹二年”是錯誤寫法,應該是“二〇壹二年”。
“甄嬛”應念“zhen?xuan”
《咬文嚼字》總編郝銘鑒昨天介紹,在評選過程中,曾考慮將今年最熱門電視劇《甄嬛傳》的“嬛”字收入年度語文十大差錯,並作為讀音差錯的年度“代表”,但最後專家們選擇了更具有語文實用價值的“酵”,“相對於‘嬛’,‘酵’字經常使用,但在日常生活中常被念錯”。據郝銘鑒介紹,“甄嬛”的“嬛”字在這部電視劇裏應該讀“xuan”而不是“huán”。
在《漢語大詞典》裏“嬛”字有三個讀音,首先是與“嫏”組成“嫏嬛”,這個詞讀作“láng?huán”。嫏嬛,傳說為天帝藏書之所,後泛指珍藏許多書籍的地方。這是“嬛”字在古漢語中較常見的用法。“嬛”字另壹讀音是qiong,孤獨無兄弟之義。“嬛”字的第三個讀音是xuan,用以形容女子柔美、柔媚、輕盈的風采。《甄嬛傳》中的人名“甄嬛”該如何讀呢?
郝銘鑒認為,從劇情看,甄嬛是大理寺少卿甄某的長女,劇中的甄嬛,剛出場參加選秀,輪到她時,自報閨名“甄嬛”。皇帝問她是哪個“嬛”。甄嬛答:是“嬛嬛壹裊楚宮腰”的“嬛”。皇帝說:那是取自宋代蔡伸的詞嘍,並贊美她:“‘柔橈嬛嬛,嫵媚姌裊。’妳果然當得起這個名字!”可見,“嬛嬛”在這裏是形容女子婀娜嫵媚之姿的。甄嬛既自陳其名是來自蔡伸的《壹剪梅》,那“嬛”字就應是形容女子柔美輕盈之義。這個“嬛嬛壹裊楚宮腰”的“嬛”,理應讀作“x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