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n piàn。
芯片是半導體元件產品的統稱。在高度純化的矽晶片上制作電路後,用雷射分割而成。是積體電路的載體,經過封裝可制成電子元件,也可以通過覆晶技術等 應用在電路板表面以及IC卡等。部分詞典也譯作「晶片」。
芯片是壹種集成電路,由大量的晶體管構成。不同的芯片有不同的集成規模,大到幾億;小到幾十、幾百個晶體管。晶體管有兩種狀態,開和關,用1、0來表示。
多個晶體管產生的多個1與0的信號,這些信號被設定成特定的功能(即指令和數據),來表示或處理字母、數字、顏色和圖形等。芯片加電以後,首先產生壹個啟動指令,來啟動芯片,以後就不斷接受新指令和數據,來完成功能。
晶體管發明並大量生產之後,各式固態半導體組件如二極管、晶體管等大量使用,取代了真空管在電路中的功能與角色。到了20世紀中後期半導體制造技術進步,使得集成電路成為可能。
相對於手工組裝電路使用個別的分立電子組件,集成電路可以把很大數量的微晶體管集成到壹個小芯片,是壹個巨大的進步。集成電路的規模生產能力,可靠性,電路設計的模塊化方法確保了快速采用標準化集成電路代替了設計使用離散晶體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