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節約糧食的古詩詞

節約糧食的古詩詞

節約糧食的古詩詞:

1、《憫農·其壹》

唐代?李紳

春種壹粒粟,秋收萬顆子。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譯文:

春天只要播下壹粒種子,秋天就可收獲很多糧食。普天之下,沒有荒廢不種的天地,勞苦農民,仍然要餓死。

2、《謫居糧絕請學於農將田南山詠言寄懷》

明代:王守仁

謫居履在陳,從者有溫見。山荒聊可田,錢镈還易辦。夷俗多火耕,仿習亦頗便。及茲春未深,數畝猶足佃。豈徒實口腹,且以理荒宴。遺穗及烏雀,貧寡發余羨。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釋義:

謫居龍場呵遇到孔子在陳絕糧般的困境,我的隨從們都有不滿的表現。好在這到處的荒坡亦可開荒墾田,農具也還容易籌辦。當地的農人多是刀耕火種,學習模仿也很方便。趁現在春天還沒有過去,趕快種好這幾畝田。

難道僅僅是為吃口飽飯,待豐收了還要用它請客設宴。收割遺下的顆粒就留給烏雀吧,多余下來的糧食散發給窮困人家。明天早晨就的帶著農具去墾荒,山間寒冷易結冰霜莫誤了時光。

3、《農家》

唐代:顏仁郁

半夜呼兒趁曉耕,羸牛無力漸艱行。時人不識農家苦,將謂田中谷自生。

釋義:

半夜裏就喊起孩子們,趁著天剛破曉,趕緊到田裏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氣無力,正拉著犁在田裏艱難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幾乎拖不動犁具了。壹般人不知道種田人的辛苦,竟說田裏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長成的。

4、《觀刈麥》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閑月,五月人倍忙。夜來南風起,小麥覆隴黃。婦姑荷簞食,童稚攜壺漿,相隨餉田去,丁壯在南岡。足蒸暑土氣,背灼炎天光,力盡不知熱,但惜夏日長。復有貧婦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遺穗,左臂懸敝筐。

聽其相顧言,聞者為悲傷。家田輸稅盡,拾此充饑腸。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釋義:

農民終年沒有閑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夜裏吹來暖暖南風,地裏小麥蓋壟熟黃。婦女用筐挑著食物,孩子提壺盛滿水湯。相伴到田裏送飯食,男人勞作在南山岡。腳被地面熱氣熏蒸,背烤著火辣的陽光。精疲力竭不覺酷熱,只是珍惜夏日天長。

又見壹位貧苦農婦,抱著孩子跟在人旁。右手拿著撿的麥穗,左臂掛著壹個破筐。聽她回頭述說家境,聽的人都為她悲傷。為了繳稅家田賣盡,靠撿麥穗填充饑腸。如今我有什麽功德,從來沒有種田采桑。壹年俸祿有三百石,到了年底還有余糧。想到這些暗自慚愧,整日整夜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