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舞”既包含了“古代流傳”,更強調著“後世解讀”——即被後世認作“典範”和奉為“經典”,其內涵乃是後人對傳統文化藝術的壹種價值取向與判定。因此,“古典”不同於“古代”,後者更具歷史的特指性,而“古典”則具有歷史流傳的典範性,體現的是壹種後人的價值判定,更具概括性。可以說,“古典”不僅是壹個具有特定歷史內涵的概念,同時也屬於壹個外延不斷擴展的概念。因此,如何看待中國古典舞這壹學科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古典”本身是壹個偏正詞,它的主要指向是“典”,即典範的“典”,典雅的“典”。當然,“典”字裏面還有正統主流的意思,經典法則的意思。“典”字在《現代漢語詞典》中的字條之第壹要義是兩個字:標準。對舞蹈而言,那應該是壹種審美的標準,而古典舞蹈就應該是古代所形成的壹種舞蹈的審美標準,因而成為古代的經典,並確立了傳統的審美特質。這個經典的審美標準並非固定在古代時空中壹成不變的。我們無法把壹個國家、壹個民族、壹種文化的標準鎖定在某壹時代,因為壹個時代或者壹個朝代雖然有著特定的美學特征,但各個時代或者多個朝代的美學標準並不完全壹致。但是,對壹個有著上千年歷史的民族文化來說,它的美學標準又在長期的歷史積澱中有著某種恒定的特質。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舞蹈的審美標準總有小變或有量變,但其本質的特性卻壹直延續下去。古典的意義和作用也就在於對全民族文化心理的哺育與習得,樹立與扶持,激揚與平抑,評價與調整。因此,古典舞蹈的審美也成為壹種根的文化,始終積澱在代代傳承的舞蹈的身體之中。“今之樂猶古之樂也”,在古典的壹以貫之的問題上,孟子的看法是最精彩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