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為:gālá。
旮旯(gālá)是漢語方言詞匯,是北方居民生活中常用的壹個詞,指屋子裏或院子裏的角落,或指壹切角落。按照《現代漢語詞典》中的詮釋,是“狹窄偏僻的地方”和“角落”的意思,根據《廣東音詞典》的翻譯,“山旮旯”解釋為:偏僻、破爛不堪的地方,含有歧視的意思。
旮旯(gālá)也是中國江西中部地方吉安地區方言,特別是泰和縣方言發音詞,意思與北方的不同,指某個地方比較臟,可以單獨說,“這地方旮旯”,有時也習慣說為“這地方‘旮裏旮旯’”,是同壹個意思,這地方很臟的意思。
擴展資料
常用詞組:
(1)、角落,溝壑。
山旮旯子 :shān ɡā lá zi
(2)、方言。偏僻的山區。也說山旮旯兒。
嘰哩旮旯:jī li ɡā lá
(3)、方言。各個角落。
(4)、方言 。①、角落:墻~。②、狹窄偏僻的地方:山~ 背~。
旮旮旯旯兒 :ɡā ɡā lá lá er
(5)、方言。所有的角落:~都打掃幹凈了。
(6)、方言。 臟,雜亂:旮裏~。
百度百科-旮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