糾正這個句子的方法有兩個:壹是最簡單的辦法,即把“但”字刪掉,句子就通順了。但是從兩個分句的語義看,下壹分句的“沒有窘迫過”就等於說“不能說窮”,這樣的並列表述,對句子意義的傳達毫無價值。因此第二種糾正辦法是改變下壹分句的語義,如把“窘迫”改成與之意義相反的詞“寬舒”“輕松”“小康”等,即改成“……經濟狀況不能說窮,但也沒有寬舒過”,這樣就十分自然了。
“卻”實多余
《正說魯迅》中有這樣壹句話:“……但他所談的,其實不僅僅是連環圖畫有何用的問題,卻更是文學本身有何用的問題。”
這是壹個關聯詞組使用不當的病句。副詞“卻”使用在復句的兩個分句之間,表示兩個分句存在著輕微的轉折關系。但是這裏出現的卻是壹個表示遞進關系的復句,使用“不僅僅……更……”作為關聯詞是沒有問題的。但此句畫蛇添足,在“更”前加了壹個“卻”,頓時使問題變得復雜了起來。
我們知道“卻”字是壹個副詞,當它用在復句的後壹分句中時,表示語氣較為舒緩的轉折,常跟連詞“雖”或“雖然”照應使用,例如:“天氣(雖然)很冷,她的心裏卻是熱乎乎的。”而所引《正說魯迅》的這個句子,根本沒有轉折之義,當然不能用“卻”。將“不僅僅”跟“卻更”連用,究竟想表達什麽意思,那只有天知道了!“卻”在這裏實為多余,理應刪去為宜。
紡車論“輛”嗎?
漢語中的量詞,與表示事物、動作行為的詞語搭配,往往根據對象的形體、性質、基本特征、來源等有壹定的理據性或習慣性組合關系,不能亂用。例如“壹把鎖”“兩張照片”“三條馬路”“踢壹腳”“下兩場雪”等,其中的量詞“把、張、條、腳、場”等,都不是可以隨意用其他量詞所能替換的。
吳伯簫先生的優秀散文《記壹輛紡車》,既是我們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又可作為散文習作的範文,是中學語文教材的傳統課文;只可惜課文標題的量詞用得不夠妥帖,就是那個“輛”。
“輛”這個量詞主要是用來計量車,如“壹輛自行車”“兩輛三輪車”“三輛摩托”“四輛汽車”等,這類車都是有輪子的陸路交通或運輸工具。而紡車則與水車、風車壹樣,都是“利用輪軸旋轉傳動的工具”,雖名為“車”,但與作為交通運輸工具的車是不同的。具體地說,紡車就是“舊式人工紡紗或紡線的工具。有紡輪,用手搖或腳踏”(《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按傳統語言習慣,紡車應當用“架”計量。因為“架”適合於稱量某些有支架或骨架的機械設施,例如機器、飛機、鋼琴,包括紡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