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詞典 - 康熙的經典四字成語

康熙的經典四字成語

1. 關於康熙的經典故事

清代康熙皇帝南巡與曹家 康熙南巡,對所過之地吏治多有關註,號稱為百姓選清官。

某年,南巡出畿南,至河北固安地方,當地百姓夾道跪地,挽留當地壹個小縣令。這縣令名楊馝,算是個骨鯁之士。

作為縣令,楊參與了修治永定河的工程。按例,河工應於秋汛壹過就開工,這年,河道黃某拖延工期,到冬天還在趕工。

老百姓冬日涉水,寒冷不堪。楊馝可憐百姓,同意大家等太陽出來暖和壹點再開工。

河道黃某巡查,發現有百姓來遲,就下令鞭打。楊苦勸不聽,壹時怒,牽著這位河道大員的馬說,如此寒冷的天氣,妳穿著厚厚的裘皮還冷得打戰,卻硬要這些赤足露腿的百姓天不亮就來上工。

來來,妳能去,百姓就能去。黃某大憤,準備上章彈劾楊馝,幸得巡撫從中調和,才沒把事情鬧大。

而楊馝心疼百姓的事做了不少,名聲也傳揚開來。這時康熙南巡時,正逢楊馝調任宛平,老百姓夾道跪迎,也是為了挽留楊馝。

康熙聽了百姓的要求,大聲說:“我另外給妳們這裏選壹個好官來,怎麽樣?”這時,道旁有壹婦女大聲回應:“那妳不如另外選個好官給宛平?”康熙大笑,覺得這女子說的也是實話,下令楊馝食知州俸,仍舊做固安縣令。 儀封人張伯行因治河有功從山東濟寧道員遷任江寧按察使,康熙南巡中了解到他的事跡,遍問當地官員,異口同聲地表示稱贊。

康熙帝大喜,稱之為江南第壹清官:“妳們不要保舉,還是朕來保舉他。將來他當官好,天下都以朕為明君。

如果貪贓枉法,天下人笑朕不識人。”康熙到江南,升張伯行為福建巡撫,後來果然官聲極佳,論者皆以康熙帝有知人之明。

南巡之際,優禮老人和高齡官員之事不少,題詞、題匾則數不勝數。 康熙三十八年回鑾時,曾駐於江寧織造曹寅府中。

這個曹寅,根據現代中國紅學界的研究,就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康熙時曾顯赫壹時,“世受國恩,與親臣、世臣之列”。曹寅請出老母謁見康熙,康熙見之大喜,說“此吾家老人也”,賞賜甚厚,並禦書“萱瑞堂”匾額以賜,時稱為罕見的恩賞。

對於年老的大臣,也多有恩賞,老臣陳廷敬,特準遊西湖壹日,見宮眷車不需避路。隨行大臣及當地官員得到禦賜食品外,對於高齡老者,格外加賞,如老臣宋犖,禦賜豆腐,並命禦廚教以制作之法。

宋犖請康熙為自家庭園題寫匾額,康熙說,妳這園子叫“西陂”,這兩字不好寫,宋說也請了許多高手來寫這二字,但多不工,只好請皇上賜予了。大臣們見康熙這日興致很高,紛紛求他為自家題匾,宋倚老賣老,說,論年齡應該先給我家寫。

康熙當場書寫了匾額,事後又收回,重寫了壹幅換了回來。此類優禮與題詞之事,在六次南巡中極多,如致仕大學士張英於淮南迎駕,禦書“篤素堂”、“謙益堂”等匾額賜之。

不僅對舊臣,對於壹般見到的老者,賞賜也會多於壹般官員,如康熙四十六年第六次南巡,在虎丘賜聖恩寺僧人際誌人參二斤,哈密瓜、松子、榛子、頻婆果、葡萄等12盤,並解釋說“吾見和尚年老也”。 乾隆帝處處模仿他的祖父康熙,所過之處,優禮老人,如乾隆四十五年,賞福建來迎駕的百歲舉人郭鐘嶽為進士,同時賞賜老儒生陳應騰等禦書、緞匹、荷包等。

至於題匾、題詞等,則過於康熙。今天各地留下來的清代諸帝書法中,以乾隆和康熙的字最多,與南巡時處處題寫不無關系。

康、乾間雖稱盛世,每次南巡也特別給沿途各地實施了田糧的蠲免,但過分的鋪張,還是對當地經濟造成影響,給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影響。康熙三十八年第三次南巡時,“凡駐蹕之所,皆建錦亭,聯以畫廊,架以燈彩,結以綺羅,備極壯麗”,“又於諸山及城中名剎,普設祝聖道場”,與第壹次南巡時比“已逾十倍矣”。

自此之後,康、乾每有南巡之舉,供應愈益奢華,有增無減。按制,出巡前,要先行派遣大臣率領將校,勘查沿途道路,停留處所,修治道路橋梁等,這些出京的將校,沿途“肆意征索”,稍不如意,就以修路為名,破壞人家墳墓田地,地方官民畏不敢言。

乾隆南巡時,各地供應愈益奢華,地方官員及紳縉、商人為博皇帝壹樂,不惜人力物力,大肆浪費。其中乾隆四十五年(1780)第五次南巡時,鎮江商人曾制作碩大無朋的桃子,顏色鮮艷,待皇帝大船漸近,突然焰火齊發,光耀天際,巨桃裂開,上有數百人,壹齊上演“壽山福海”新戲。

兩淮各地鹽商,爭奇鬥艷,各呈奇巧,曾有商人雇請數十人在極短時間內寫成《雷峰塔傳奇》劇本,怕優伶們壹時記不熟,就套用舊曲,在乾隆到來時演唱。有時戲臺就搭在禦舟前的兩舟之間,邊行邊唱。

有人聽說乾隆喜歡與人談禪理,而各地僧寺中並沒有多少懂得禪的僧人,於是就把壹些士子拉來剃發充數,約定,如果蒙皇上恩旨,就永為僧人,酬以白銀萬兩,否則日後聽其還俗,也有數千兩的報酬。壹時稍通禪理的士人,可無貧困之憂了。

南巡之時,於供億鋪張之外,護衛甚嚴,也發生過草菅人命之事。前面講清代稱謂時曾提到,南巡時圍觀的百姓,有人稱乾隆為“皇帝老爺”,衛士就想抓人,若不是尹繼善對答得體,險些釀成獄案。

但乾隆至揚州時,還是發生了衛士射死當地百姓的事件。這年,禦舟過揚州,運河兩岸市肆人家鱗次櫛比,有壹婦女。

2. 經典四字成語

躊躇滿誌—— 躊躇:得意的樣子。形容從容自得、心滿意足

殫精竭慮—— 用盡精力和心思。殫:竭盡

簞食壺漿—— 指百姓犒勞歡迎軍隊。簞:盛飯的竹器。壺:盛水器。漿:米湯

大顯身手—— 身手,本領、才能。充分地顯示出自己的才能

大方之家—— 大方:大道理。指見多識廣、懂得大道理的人

短小精悍—— 身材短小而精明強幹;後形容文章、言論等簡短有力,隊伍人少但強而有力

獨樹壹幟—— 單獨樹起壹面旗幟。比喻創造獨特風格,自成壹家

燈紅酒綠—— 形容夜飲聚會的情景。後多用來形容尋歡作樂的腐化生活

鼎力相助—— 鼎力:大力。大力相助。多用於求人相助時的客氣話

動輒得咎—— 輒:就。咎:罪過。壹有舉動就會獲罪或受到責備

得不償失—— 得到的抵不上付去的

耳濡目染—— 濡:沾染。因經常聽到看到而不知不覺受到影響

耳聞目睹—— 親耳聽到,親眼看見

耳提面命—— 命:教導。形容嚴格要求,殷切教誨。

流言蜚語—— 原指沒有根據的話,現在多指在別人背後散布的誣蔑、中傷的說法

發憤圖強—— 振作起來,謀求強盛

破釜沈舟—— 《史記?項羽本紀》記載,項羽跟秦兵打仗,過河後把釜(鍋)都打破,船都弄沈,表示決不後退。比喻決心戰鬥到底

肺腑之言—— 謂由衷而發的真話

名副其實—— 名稱與實質相合壹致

重蹈覆轍—— 重新沿翻車舊轍走,比喻不重視總結經驗,記取教訓,再犯以前犯過的錯誤

赴湯蹈火—— 形容不畏艱難險阻,奮不顧身

返璞歸真—— 璞:樸素。歸:回到。真:純真。去掉外表的裝飾,返回到質樸、純真的狀態

鳳毛麟角—— 鳳毛:鳳凰的毛。麟角:麒麟的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匪夷所思—— 匪:平常。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像的

紛至沓來—— 接連不斷地到來

付之壹笑—— 付:交給。用壹笑來對待,表示毫不介意

3. 很經典的四字成語

1) 味同嚼臘:味道像嚼蠟壹樣。形容文章或說話枯燥無味。

2) 蔚為大觀:豐富多彩,成為盛大的景象。多指文物等。

3) 文不加點:文章不用塗改,壹氣呵成。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高超。

4) 文過飾非:掩飾過失、錯誤。(正:掩飾;誤:文章)

5) 文情並茂:文采感情都非常豐富(茂:豐富、旺盛)。

6) 文山會海:形容人整天到晚忙於寫作文章與會議,精力不能集中。

7) 文恬武嬉:形容文武官員只知貪圖安樂,不把國家大事放在心上。恬:安適。

8) 聞名遐邇:遐,遠;邇,近。遠近都聞名。形容名聲很大。不能用作“海內外聞名遐邇”。

9) 無可非議;沒有什麽可以指摘的。易混“無可厚非”(不可過分指責)

10) 無可厚非:不必作過嚴厲的批評。與“無可非議”程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