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頭” “子” 詞綴 輕讀 語法化
壹
現代漢語中“窩頭(wōtóu)”的“頭”不輕讀,“饅頭(mántou)”的“頭”輕讀;“君子(jūnzǐ)”的“子”不輕讀,“痞子(pǐzi)”的“子”輕讀。從詞義來看,“窩頭”形狀略作圓錐狀,“頭”有指“窩兒”頂上的圓錐體之義;“君子”中的“子”可理解為“古代特指有學問的男子,是男人的美稱”(《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1997)。這裏的“子”和“頭”都有較確定的意義,不能看作後綴,不輕讀。而“饅頭”和“痞子”中的“頭”和“子”則意義比較虛化,是後綴,輕讀。這幾個例子是符合大部分著作中有關現代漢語名詞末尾“頭”“子”作為詞綴時大多輕讀的說法的。
目前,在有關現代漢語與普通話訓練的教材和相關資料中,名詞末尾的“頭”和“子”大多作為後綴(構詞用的虛語素),讀法上以輕聲處理。如《現代漢語》(黃伯榮、廖序東主編)(上冊):構詞用的虛語素“子”“頭”通常讀輕聲(106頁);《新編現代漢語》(2002年,復旦大學出版社,張斌主編):作名詞後綴的“子”“兒”“頭”“巴”以及“麽”必讀輕聲(63頁);2004年四川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編寫的《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教程》中:詞根附加後綴“子”“頭”構成的名詞,後綴“子”普遍念輕聲,後綴“頭”絕大多數也念輕聲(181頁)。
現代漢語中名詞末尾的“頭”“子”不是後綴和虛語素,不作輕聲處理的情況又是如何呢?其數量有多少呢?輕讀與否都能通過區分它是否是詞綴來判別嗎?二者意義虛與實的界限分明嗎?下面探討名詞末尾“頭”和“子”的異同。
二
現代漢語名詞末尾的“頭”和“子”出現的情況:
(壹)名詞末尾的“頭”和“子”不輕讀
《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中《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詞語表》[表壹]、[表二]出現的帶“頭”的詞語***有68個,不輕讀的46個,其中有30個名詞;名詞末尾帶“子”的詞語***有239個,其中不輕讀的32個(名詞)。
以下對《綱要》中詞末帶“頭”和“子”的不輕讀名詞的分布情況作壹簡要分析。
(二)名詞末尾的“頭”和“子”輕讀
以下對《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中《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詞語表》[表壹]、[表二]出現的名詞末尾帶“頭”的22個詞語和名詞末尾帶“子”的207個詞語的分布情況再作壹簡要分析。
(三)《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中名詞末尾“頭”輕讀的(22個)
1.“頭”在名詞性詞根後。
骨頭碼頭饅頭木頭*拳頭舌頭石頭枕頭鋤頭斧頭罐頭*浪頭*苗頭*勢頭*指頭(帶*號的名詞,“頭”有“前端”“突出部位”之義。)
2.“頭”在方位名詞性詞根後。裏頭前頭後頭
3.“頭”在動詞性詞根後。念頭跟頭
4.“頭”在形容詞性詞根後。對頭苦頭
三
根據以上對《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中《普通話水平測試用普通話詞語表》[表壹]、[表二]出現的末尾帶“頭”“子”的名詞的分析,試比較名詞末尾“頭”和“子”的異同。
(壹)***性
1.現代漢語名詞末尾的“頭”和“子”,從意義上看,有的很虛(如“木頭”“骨頭”“椅子”“竹子”),有的半虛半實(如“風頭”“奔頭兒”“粒子”“石子”),有的還比較實(如“磚頭”“把頭”“孝子”“君子”)。從形式上看,有的讀輕聲,有的不讀輕聲,有的可輕可不輕,有的兒化,有的不兒化,有的可兒化可不兒化。概括地說,不輕讀的“頭”和“子”以意義沒有完全虛化的為多,輕讀的“頭”和“子”以意義日漸虛化的為多。
2.現代漢語名詞末尾的“頭”和“子”從分布環境來看,無論輕讀與否,都以分布在名詞性詞根(包括方位名詞)後的為最多,也有分布在動詞和形容詞性詞根後的。
3.有些帶“子”或“頭”尾的名詞,不加“子”或“頭”也是能獨立單說的詞,但加上“子”或“頭”以後意義或詞性變化了,造成與原詞不同的詞。(見下表)可見,“子”“頭”尾在這裏具有分化詞義、詞性或派生新詞的作用。
4.作為名詞後綴的“頭”和“子”是語法化的結果,已經逐漸失去其實詞的性質,在音系結構上往往發生了變化。現代漢語中“頭”“子”作為詞綴出現的時候,部分失去重音,讀輕聲。
5.“頭”和“子”的語音形式的虛化並不是壹蹴而就的,而是壹個漸進的過程。
實詞的虛化或語法化往往伴隨著語音形式的虛化,語音形式的虛化有輕聲、脫落(如“兒”字的兒化)等方式。上文的分析表明,“頭”和“子”要從實詞虛化到壹般的後綴,進而演變成為具有語法意義的詞尾———名詞性的標記,還需要進壹步虛化和成規模的泛化,即構詞時不再受“頭”和“子”的本義及其引申義的制約。
(二)差異
1.現代漢語名詞末尾的“頭”,輕讀的少,不輕讀的較多;名詞末尾“子”輕讀的多,不輕讀的很少,因此不宜把能接於名、動、形詞根後看成是“頭”作為名詞後綴而輕讀的特殊分布情況,也不能把帶“頭”的名詞列為“有規律可循的輕聲詞”,這樣容易誤導,產生負面影響。
2.現代漢語中,名詞末尾的“子”比名詞末尾的“頭”語法化的進程要快。
以上對《綱要》的統計分析中,名詞末尾的“頭”意義虛化但不輕讀的有4個,約占不輕讀“頭”的名詞總數的13%;輕讀但意義尚未完全虛化的有14個,約占輕讀“頭”的名詞總數的78%。名詞末尾的“子”意義尚未完全虛化但輕讀的有35個,約占輕讀“子”的名詞總數的17%;不輕讀但意義逐漸虛化為類詞綴的有26個,約占不輕讀“子”的名詞總數的81%。
“頭”壹般要通過虛化才能從中心語變為後綴,而虛化包括意義和讀音兩個方面,上面那些不讀輕聲的帶“頭”的例詞現在正處於意義已經虛化、讀音尚未虛化的階段。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名詞末尾的“頭”不讀輕聲比名詞末尾的“子”不讀輕聲的情況多,另外,有的詞雖然都是“-頭”詞,但讀不讀輕聲還具有區別意義的作用,例如:
苦頭kǔtóu(稍苦的味道)——苦頭kǔ·tou(苦痛)
這是阻止“-頭”輕聲化的壹個原因。所以我們認為,現代漢語中,名詞末尾的“子”比名詞末尾的“頭”語法化的進程要快。
3.在“頭”的虛化過程當中,兒化也被用來作為壹種虛化的方式。而“子”的虛化比較成熟,采用兒化形式來虛化的情況較之要少。
當作為詞綴的“頭”字不讀輕聲的時候,它就會更多地采用兒化形式,以起到使“頭”虛化和語法化的作用。因此,從表面上看,在“頭”的後面再加上“兒”,似乎疊床架屋,或者僅看作是習慣使然,實際上根本原因在於這種場合的“頭”未能很有效地起到語法標記的作用,所以必須借助別的手段(即兒化)來進壹步強化其語法標記的性質。由此看來,“頭兒”是壹種復合式的語法標記。
4.詞末帶“頭”的名詞不輕讀時,前壹成分大多能單用;詞末帶“子”的名詞不輕讀時,前壹成分的意義大多不能分割開來單用,所以看來,帶“子”的不輕讀名詞結構的穩固性比帶“頭”的不輕讀名詞強。
四
通過以上對現代漢語詞尾帶“子”的名詞和詞尾帶“頭”的名詞的分析、比較可見,語法化總是由實變虛,由虛變得更虛,詞綴是語法化進程中虛化程度較高的壹種形式,體現了漢語本身發展的自然趨勢。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語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
[2]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張斌.新編現代漢語[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4]四川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普通話水平測試訓練教程[M].成都: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
[5]國家語委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普通話水平測試實施綱要[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6]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太紮姆,四川省康定民族師專藏語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