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德語、俄語都是屈折語,其中英語的屈折變化最少,俄語屈折變化最多。只有日語是黏著語。下面我們就這四種語言的特點,來對這四種語言的難度作個比較。由於日語所屬的語系和其它三種語言不同,語法特點也不同,因此我們在比較英語、德語、俄語的難度時,暫不涉及日語。
壹、英語。
英語語法基於日耳曼語源,雖然壹些18世紀和19世紀的學者試圖把法語和古拉丁語的語法應用於英語,但是並不成功。英語與其他所有的印歐語系語言相比,沒有那麽復雜的屈折變化,也失去了幾乎所有陰陽性變化,基本上,英語除了人稱代詞以外,已失去了性和格的分別了,它更強調詞語間相對固定的順序,也就是說英語正朝向分析語的方向發展,是印歐語系中最好學的語言。
二、德語。
德語也是日耳曼語族的,難易程度和英語相似,比俄語簡單得多。德語的發音規則比英語簡單得多,壹般單詞表和詞典中都沒有為德語單詞標註音標。需要根據德語的發音規則來讀,如果有特殊情況,例如來自其他語種尚未被德語化的詞,壹般都會標註發音。但是德語作為壹種屈折語,有較多的屈折變化。名詞分陽性,中性,陰性三種。不能和漢語中對應來分詞性。德語的女孩(M?dchen)。初學德語,要積累壹定的詞匯量後才能找到內部的壹點點所謂的規律。名詞在句子中充當不同的句子成分,還有四個格的變化;動詞也要根據人稱時態發生壹些變化,稱為變位,還有第壹分詞,第二分詞的變化。“三性、四格、變位”的屈折變化,就是學德語的難點。
三、俄語。
俄語是印歐語系中保留古代詞形變化較多的語言之壹。名詞大都有12個形式,單、復數各有6個格;形容詞有20多個甚至30多個形式,單數陽性、中性、陰性和復數各有6個格,另有短尾、比較級;動詞形式可有壹、二百個,包括體、時、態、式、形動詞、副動詞等。實詞壹般都可以分解為詞幹與詞尾兩部分。詞幹表示詞的詞匯意義;詞尾表示語法意義,通常壹個詞尾包含幾個語法意義,所以俄語是這三種印歐語系語言中最難學的。
四、日語。
日語的基本發音屬於五十音,在四種語言中,發音是最簡單的,只需要記住這五十音的發音規則,就能基本掌握日語的發音。日語屬於黏著語,語法是通過助詞和助動詞的黏著來表示的。日語的動詞、形容詞、形容動詞、助動詞雖然也有詞尾變化,但是這些變化是不以性、數、格、時態為轉移,而是以後面的黏著成分為轉移的。學好日語語法,關鍵在於掌握這些助詞和助動詞的含義,以及用言的活用變化。記住了這些變化,學日語就沒有問題了。所以日語是這四種語言中相對比較好學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