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意思是壹年生谷類,其谷粒作為人的壹種食物和鳥類食料。
引證解釋:
⒈ 去殼後的粟粒。亦用以指粗賤食物。
引
元王逢《浦東女》詩:“鵓鳩呼雨楝花紫,大麥飯香勝小米。”
明王冕《冀州道中》詩:“小米無得買,濁醪無得酤。”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谷二·粟》:“北人謂之小米也。”
李木庵《延安新竹枝詞》:“小米菜根味亦甘,屠門大嚼想來饞。”
⒉ 稱宋米友仁。
引
《宋史·文苑傳六·米芾》:“﹝米芾﹞子友仁,字元暉,力學嗜古,亦善書畫,世號小米。”
元虞集《為汪華玉題所藏長江萬鴉圖》詩:“郭熙平遠無散地, 小米蒼茫托天趣。”
國語詞典:
植物名。禾本科狗尾草屬,壹年生草本。高約壹點五公尺。花小而密集,呈圓錐花序。可食用,亦可入藥,有清熱、解毒、滋補等療效。
詞語翻譯
英語:Xiaomi, Chinese electronics company founded in 2010, millet
德語:Hirse (S)
法語:mill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