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深刻理解、認識調查研究的涵義、意義 (壹)深刻理解調查研究的涵義。目前,關於調查研究的定義多種多樣,我們不可能、也沒必要強求劃壹。在此,筆者也無意、更無力給出壹個更加確切、明了的定義。《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中關於“調查”的解釋是“為了了解情況進行考察(多指到現場)”;關於“研究”的解釋是“探索事物的真相、性質、規律等”。據此,我們可以把調查研究理解為:“現場考察實際情況,並依據考察結果探索事物的真相、性質、規律等”。按照這壹釋義,我們可以演繹出調查研究的如下特征:(1)調查研究活動具有明確的目的性。調查研究是人們從事的有意識的實踐活動,每項調查研究活動都具有明確的目的。調查研究的目的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可以是為了探索事物的真實情況,也可以是為了探求事物的本質和相互間的聯系。(2)調查研究活動的對象具有廣泛性。調查研究的對象既可以是客觀事物,也可以是主觀事物,例如某項工作、某件事情、某個問題、某個經驗、某種思潮、某個領域等等,都可以成為我們調查研究的對象。(3)調查研究活動具有實地性。調查是“為了了解情況進行考察”,而考察的意思又是“實地觀察調查”。所以,調查研究是壹項需要到達現場實地察看情況和采集資料的實踐活動。(4)調查研究活動具有顯著的探求性。由於調查研究以了解情況、探索事物的真相、性質、規律等為目的,屬於試圖發現真實情況、揭示事物本質的活動,因此,調查研究活動具有顯著的探求性。不僅如此,以探索事物的性質、規律等為目的的理論型調查研究活動還具有顯著創造性。(5)調查研究活動具有強烈的應用性。開展調查研究活動的直接動力就是適應現實工作需要,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下壹步工作,因此,調查研究成果的應用也應該成為調查研究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由此看來,調查研究活動具有強烈的應用性。
按照上述關於調查研究活動的解釋,結合現實工作中調查研究活動的具體表現形式,我們可以把調查研究活動進行如下分類:按照調查研究目的劃分,可以分為應用型調查研究和理論型調查研究;按照調查研究對象劃分,可以分為情況型調查研究、經驗型調查研究和問題型調查研究等;按照調查研究範圍劃分,可以分為綜合型調查研究和專題調查研究;按照調查研究時態劃分,可以分為過去型調查研究、現在型調查研究和前瞻型調查研究。其中,應用型調查研究是指調查研究成果直接用於生產或生活的調查研究活動,著重對某壹具體事物發生發展過程及其客觀性、真實性的敘述,並分析引起事物發生發展的直接原因,或者提出明確、具體的應對措施,落腳點是處置、解決個性實際問題。理論型調查研究是指調查研究成果間接用於生產或生活的調查研究活動,著重對某個領域事物進行綜合性的考察,要在弄清事物真相的基礎上,深層次發掘引起事物發生發展的終極原因、事物的根本屬性和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落腳點是提供處置、解決實際問題的理論指導。由於領導幹部的身份和地位具有特殊性,上述各種類型的調查研究都有可能涉及到,都應該努力掌握。
(二)深刻認識調查研究的重要意義。1、調查研究是正確認識客觀事物的需要。人類認識客觀事物主要應該依靠學習和實踐;因為學習可以獲取間接經驗,實踐可以獲取直接經驗。而在實踐活動中堅持調查研究,可以了解事物的真相、性質和規律,使人的認識更加接近客觀實際、更加趨於正確。因此,調查研究是正確認識客觀事物的需要。2、調查研究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因為調查研究的實質就是尋求客觀規律,而研究事物客觀規律的學科體系就是科學,因此,調查研究是追求科學的重要手段。落實科學發展觀需要首先掌握科學,因而也就需要開展調查研究。因此,調查研究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3、調查研究是領導幹部科學決策的需要。胡錦濤同誌說:“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是我們黨壹貫堅持的工作方法。”從胡錦濤同誌的這句話可以看出,調查研究不僅僅是壹種工作方法,還是謀事的基礎;沒有調查研究就不可能很好地謀事。而“謀事”主要是指決策;決策又是領導幹部的重要職責之壹。據此,沒有調查不僅沒有發言權,而且沒有調查更沒有決策權。因此,調查研究是領導幹部科學決策的需要。4、調查研究是轉變思想作風的需要。從調查研究的涵義中已經知道,調查研究的過程就是從客觀存在的壹切事物中求得的客觀規律的過程。而毛主席在解釋“實事求是”的涵義時說:“‘實事’,就是客觀存在的壹些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由此看來,調查研究的過程也就是求“是”的過程。調查研究就是貫徹實事求是精神的壹種體現,當然也是發揚實事求是的思想作風的壹種體現。因此,調查研究是轉變思想作風的需要。5、調查研究是領導幹部正確指導工作開展的需要。領導幹部通過調查研究可以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可以總結經驗、樹立典型、推動工作。因此,調查研究是領導幹部正確指導工作開展的需要。6、調查研究是實現工商工作跨越式發展的需要。工商機關要謀求跨越式發展,就必須銳意進取、開拓創新。而開拓創新的過程就是接近和順應客觀規律的過程,接近和順應客觀規律的過程又是調查研究的過程。因此,調查研究是實現工商工作跨越式發展的需要。
總之,調查研究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當然也是領導幹部有效履行職責的法寶。各級領導幹部只有真正理解了調查研究的涵義,深刻認識了調查研究的意義,才能夠增強開展調查研究活動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為進壹步提高調查研究的能力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熟練掌握調查研究的基本方法 (壹)把握調查研究的基本原理。通過前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調查研究要經歷調查和研究兩個階段,也就是要先調查、收集相關材料,後研究、發現真實情況和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在調查收集材料的過程中,人們對客觀事物形成感性認識;在研究發現客觀事物真相和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的過程中,人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對客觀事物進行思維活動,也就是產生了理性認識。由此看來,調查研究涵蓋了人類意識活動的全部過程和形式,也就是說,調查研究屬於人類意識活動範疇,是人體意識機能集中發揮作用的具體體現。因此,調查研究的基本原理就是人們利用自身的意識機能,通過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兩個認識階段相對集中地反映客觀事物。
(二)掌握調查和研究的方法與技巧。在調查和研究兩個環節中,調查環節是基礎,研究環節是關鍵;而真正掌握調查和研究的正確方法又是整個調查研究工作的關鍵之關鍵。調查的方法多種多樣,但領導幹部開展調查的基本方法可以歸納為以下五種:(1)召開調查會。毛澤東同誌說:“開調查會,是最簡單易行又最忠實可靠的方法,我用這個方法得了很大的益處,這是比什麽大學還要高明的學校。”(2)進行典型調查(也可以叫個別調查)。(3)觀察。采用觀察的方法進行調查,我們的感官直接反映客觀事物,能夠排除外來人為因素對調查活動的影響,收集到的感性材料會更加真實可靠。(4)發放調查問卷。(5)蹲點。其中召開調查會和進行典型調查的方法是毛澤東同誌大力倡導、廣泛運用而且認為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方法。
研究的方法也多種多樣,但領導幹部從事研究活動的主要方法應該是“抽象思維+實踐檢驗”,並且尤其以理論型研究活動表現最為典型。人們在通過調查獲取了感性材料之後,先後運用分析、綜合、比較、抽象和概括等思維手段,確認出研究對象的壹般的、本質的特征;再運用判斷手段反映出研究對象的相關構成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最後運用歸納推理的方法,完成這種內在聯系由具體研究對象到同類壹般事物的推廣,形成系統的結論。結論得出後,將其及時用以指導實踐活動,並通過實踐檢驗使之日臻完善。如此反復,人們的研究成果便會日趨接近客觀規律。
調查研究的技巧無窮無盡,但筆者覺得有以下五點可供借鑒:壹是把調查研究過程化整為零。壹項調查研究活動不是須臾能夠完成的。況且,領導幹部又不可能像學術研究工作者那樣,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某個課題的調查研究工作中去。因此,把調查研究的過程化整為零就顯得十分必要。可以采用日常積累調查的方法,在工作中調查,在調查中工作,調查、工作兩不誤。二是力爭掌握第壹手材料。調查研究中身臨其境,不僅能夠掌握第壹手材料,增加所收集材料的客觀性和真實性,還能切身感受氛圍,激發想象能力,產生思想升華。三是選擇合適的調查對象。被邀參加調查會議或被確定為走訪對象的人員的品格、智慧、閱歷等都應適應談話活動需要,並應該在其政治立場、社會地位、生活水平等諸多方面做到上中下、左中右、高中低的兼顧。四是註意利用靈感思維。實踐證明,在考慮問題百思不得其解但仍不放棄、仍然堅持不懈地冥思苦想的情況下,由於思維活動的基礎不斷堅實,因此,有可能在偶然間茅塞頓開,找出答案。這就是人的靈感思維的作用。因此,開展調查研究應該發揚鍥而不舍的精神,日思夜想、日積月累、不懈思考,積極調動靈感思維,推進研究成果的早日形成。五是實行接力式調查研究。人的認識不可能壹次完成,調查研究的結論也不可能壹步到位,要在實踐和時間檢驗中不斷發展和深化。完成壹項調查研究後,在用其指導實踐活動和利用實踐活動對其進行檢驗的過程中,應繼續進行調查研究,不斷修正和完善研究成果。
調查研究過程中,應該註意避免以下傾向:壹是先入為主。主觀主義、經驗主義占據主導地位,或感情用事,憑借個人好惡對調查材料進行取舍。二是閉門調研。不身臨壹線,靠聽匯報、看資料或“二傳手”傳遞了解情況,獲取的材料真實性不強。三是言之無物。似是而非地講壹些“體制”、“機制”設想,缺乏實際指導作用;或所提對策明顯脫離實際,只能“望梅止渴”。四是淺嘗輒止。開展理論型調查研究時,原因挖得不深,性質定得不準,聯系找得不全面,結論做得不系統。
(三)掌握調研報告的寫作要領。撰寫調研報告是完成調查研究活動的第三個環節,也是反應調查研究成果的重要環節。鑒於目前領導幹部公文寫作整體水平狀況,撰寫調研報告對於部分領導幹部來說也可能是壹個難點。然而“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而且“磨刀不誤砍柴工”,努力提高公文寫作能力才是當務之急。但是,提高公文寫作能力並非壹朝壹夕的事情,首先要學好基礎理論,甚至要從標點符號、修辭、語法、邏輯知識學起。鑒於領導幹部公務比較繁忙,沒有更多的時間專門學習,那麽只能在崗位上邊幹邊學,利用好自己的工余時間。在不斷提高公文寫作水平的同時,努力掌握調查報告的寫作要領,並不斷加強寫作訓練,必能盡快提高調研報告的寫作水平。
(四)增加政治業務知識積累。壹是增加政策理論知識積累。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是調查研究活動的終極服務對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是做好調查研究的指導綱領,都應當不斷積累,並準確、全面地把握。二是增加業務知識積累。不懂得或不精通本職業務,就不可能或很難有效開展調查研究。因此,應該註意加強業務知識積累。三是增加專業知識積累。工商工作涉及許多相關專業知識,例如監管農資商品市場涉及農資商品知識、監管食品市場涉及食品知識、查辦商業賄賂案件涉及財會知識等等。不掌握這些相關知識,調查就不可能全面,研究就不可能深入,調查研究的成果就不可能顯著。因此,應該註意加強專業知識積累。領導幹部增加政治業務知識積累同樣不可能完全依靠參加培訓等脫職方式,更重要的是要加強自學,也就是在崗位上學習。
三、積極投身調查研究實踐活動 (壹)勇於調查研究。通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調查研究既不高深,也非莫測。而且事實上,各級領導幹部每天了解情況、檢查工作都是在調查,答復下級請示、部署日常工作之前的思考和醞釀都是在研究,只不過話題不集中、結論不系統、理論性不強、就事論事而已,而且也不必要寫成書面報告。因此,領導幹部應當克服心理障礙,勇於面對調查研究,以敢打必勝的信心保障調查研究能力的提高。
(二)樂於調查研究。調查研究要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工作和生活條件比機關相對要差壹些,有時甚至會很艱苦。這就需要領導幹部發揚以苦為樂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放下架子,撲下身子,親臨壹線,貼近群眾。只有這樣,才能下定決心、堅持經常,才能嘗到甜頭;也只有這樣、看到實情、聽到真話、取到“真經”。
(三)勤於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提高領導幹部調查研究能力最為有效的途徑之壹。領導幹部應該自定任務、自加壓力,結合工作實際主動地、有計劃地開展調查研究活動。領導幹部應該克服依賴秘書的思想,重要的調研報告要親自動筆撰寫,壹般性質的調研報告也要親自提煉觀點。對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調研報告要積極爭取發表,利用媒體、書刊公開自己的觀點。要積極參加全省系統組織的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以高標準的創優精神帶動調查能力的提高。領導幹部還應當利用能夠相對自主支配工作的優勢,組織壹般幹部開展調查研究活動,營造全員開展調查研究的氛圍,以此帶動壹般幹部搞好調查研究,提高自身調查研究的能力。2009年度,我局在副股級以上幹部中開展的“每人撰寫壹篇調研報告”活動,全局副股級以上幹部***撰寫調研報告71篇,被各級采用27篇(次),有力地推動了全局調查研究活動的開展。
(四)努力完成調查研究成果轉化。調查研究成果的轉化是調查研究活動的最後壹個環節。調查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指導實踐活動,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目前,全社會在調查研究成果的轉化問題上都存在著研究和應用脫節及重評獎、輕應用等問題,致使壹些有價值的調查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閣。具有導向和決策職權的主要領導幹部應該強化調查研究成果的應用意識,大力支持調查研究成果的轉化工作。壹般領導幹部在自己的調查研究成果形成後,應該及時調整決策,完善工作思路,修訂工作計劃,改進方法措施,以進壹步提高工作效率。除領導幹部在思想上、決策上重視調查研究成果的轉化工作外,還應加強調查研究成果轉化機構建設,強化調查研究成果轉化工作的機構保障。如在省、市、縣系統三級建立調查研究成果轉化兼職機構,或將調研成果轉化工作界定為政策法規機構的職責之壹,由其負責調查研究成果的整理和論證、試用等工作,進壹步推動調查研究成果的轉化。 (張德安)
(作者為河北省玉田縣工商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