騄耳的意思是:騄耳lù ěr亦作「騄駬」。良馬名。周穆王八駿之壹。 ●《竹書紀年》卷下:「﹝周穆王﹞八年春,北唐來賓,獻壹驪馬,是生騄耳。」 ●《史記?秦本紀》:「造父以善禦幸於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 ●裴骃集解引郭璞曰:「八駿皆因其毛色以為名號。」 ●唐曹唐《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詩之壹:「騄駬何年別渥窪,病來顏色半泥沙。」 ●清方文《贈張甥晢如冠》詩:「鳳毛原有種,騄耳豈無輿。」★「騄耳」在《漢語大詞典》第17659頁 第12卷 858★「騄耳」在《現代漢語詞典》第844頁★「騄耳」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釋騄耳lù ěr亦作「騄駬」。 良馬名。 ? 周穆王八駿之壹。 ? 《竹書紀年》卷下:「﹝周穆王﹞八年春,北唐來賓,獻壹驪馬,是生騄耳。」 ? 《史記?秦本紀》:「造父以善禦幸於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 ? 裴骃集解引郭璞曰:「八駿皆因其毛色以為名號。」 ? 唐·曹唐《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詩之壹:「騄駬何年別渥窪,病來顏色半泥沙。」 ? 清·方文《贈張甥晢如冠》詩:「鳳毛原有種,騄耳豈無輿。」
騄耳的拼音lù ěr
騄耳是什麽意思
( )
騄耳
lù ěr亦作「騄駬」。良馬名。周穆王八駿之壹。●《竹書紀年》卷下:「﹝周穆王﹞八年春,北唐來賓,獻壹驪馬,是生騄耳。」●《史記?秦本紀》:「造父以善禦幸於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裴骃集解引郭璞曰:「八駿皆因其毛色以為名號。」●唐曹唐《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詩之壹:「騄駬何年別渥窪,病來顏色半泥沙。」●清方文《贈張甥晢如冠》詩:「鳳毛原有種,騄耳豈無輿。」
★「騄耳」在《漢語大詞典》第17659頁 第12卷 858 ★「騄耳」在《現代漢語詞典》第844頁 ★「騄耳」在《重編國語辭典》的解釋 騄耳
lù ěr亦作「騄駬」。良馬名。 ? 周穆王八駿之壹。 ? 《竹書紀年》卷下:「﹝周穆王﹞八年春,北唐來賓,獻壹驪馬,是生騄耳。」 ? 《史記?秦本紀》:「造父以善禦幸於周繆王,得驥、溫驪、驊騮、騄耳之駟。西巡狩,樂而忘歸。」 ? 裴骃集解引郭璞曰:「八駿皆因其毛色以為名號。」 ? 唐·曹唐《病馬五首呈鄭校書章三吳十五先輩》詩之壹:「騄駬何年別渥窪,病來顏色半泥沙。」 ? 清·方文《贈張甥晢如冠》詩:「鳳毛原有種,騄耳豈無輿。」
詞條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