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寵若驚
知己之遇
伯樂壹顧
知遇之恩
士為知己者死
聞寵若驚:拼音?wén chǒng ruò jīng
釋義:猶言受寵若驚。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出處: 南朝·梁·?殷蕓《?小說》第二卷:“恐泊泥以濁白水,飄塵以亂清風,是以承命傾筐,聞寵若驚。
2. ?知己之遇:拼音 ?zhī jǐ zhī yù
釋義:遇:待遇。像對知己壹樣的待遇。形容受到賞識。
出處: 《舊唐書·魏徵傳》:“公生於擾攘之時,感知己之遇。”
3. ?伯樂壹顧:拼音 ?bó lè yī gù?
釋義:比喻受人知遇賞識。
出處:《戰國策·燕策二》載:戰國時,蘇代說淳於髡,謂人有告伯樂曰,臣有駿馬欲賣,連三旦立於市,人莫與言;願子壹顧之,請獻壹朝之費。伯樂乃環而視之,去而顧之,壹旦而馬價十倍。
4. ?知遇之恩:拼音 ?zhī yù zhī ēn?
釋義:慧眼識英才,並委以重任的意思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只因壹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壹哭。”
5.?士為知己者死:拼音 ?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
釋義:願為賞識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獻身。
出處: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42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