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 kuāng héng záo bì
釋義 後以之為刻苦讀書的典實。
出處 《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2.聞雞起舞
發音 wén jī qǐ wǔ
釋義 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後比喻有誌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出處 《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因起舞。”
3.黃袍加身
發音 huáng páo jiā shēn
釋義 五代後周時,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部下諸將給他披上黃袍,擁立為天子。後比喻發動政變獲得成功。
出處 《宋史·太祖本紀》:“諸校露刃列於庭曰:‘諸軍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未及對,有以黃衣加太祖身,眾皆羅拜呼萬歲。”
4.近水樓臺(近水樓臺)
典故範文正公鎮錢塘,兵官皆被薦,獨巡檢蘇麟不見錄,乃獻詩雲:‘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逢春。’宋·俞文豹《清夜錄》
釋義水邊的樓臺先得到月光。比喻能優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種地位或關系。
成語故事宋仁宗時期,杭州知府範仲淹脾氣溫和,與手下人同甘***苦,很多人得到他的關心與推薦提拔,有壹個外地巡檢蘇麟到杭州辦事,送範仲淹壹首詩:“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範仲淹明白他的意思就給了他想要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