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鳥獸新長的毛。?
明察秋毫是壹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本義為視力好到能查辨秋天鳥獸的細毛,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孟子·梁惠王上》,秋毫指秋天鳥獸身上新長出的細毛,後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戰國時的齊宣王想稱霸,因此他向孟子請教。齊宣王對孟子說:“您能把有關齊桓公、晉文公的事跡講給我聽聽嗎?”孟子答道:“對不起,我們孔夫子的門徒向來不講霸主的事。我們只講王道,用道德的力量來統壹天下。”
齊宣王問道:“那要有怎樣的道德才能統壹天下呢?”孟子說:“我聽說,有壹次新鐘鑄成,準備殺牛祭鐘,您看見好好壹頭牛,無罪而被殺,心中感到不忍。憑您這種好心,就可以行王道,施仁政,統壹天下。問題不在於您能不能,而在於您幹不幹罷了!比方有人說:‘我的力氣能舉重三千斤,但舉不起壹根羽毛;眼力能看清秋天鳥獸毫毛那樣細微的東西,卻看不見滿車的木柴。’您相信這種話嗎?”
齊宣王說:“當然不相信!”孟子緊接著說:“是呀,不能相信。如今您的好心能用來對待動物,卻不能用來愛護老百姓,這也同樣難於叫人相信。老百姓之所以不能夠安居樂業,是您根本不去關心的緣故。顯然,這都是幹與不幹的問題,而不是能與不能的問題。您問能不能行王道、統壹天下,問題也是如此,是不去幹,而不是不能幹!”
成語寓意
在明察秋毫的成語故事中,孟子告訴宣王要用仁義道德的力量統壹天下,同時要對國情明察秋毫,體察民情,現在不是能幹不能幹的事情,而是願意幹不願意的事情。這個故事,不僅體現了孟子極力向宣王推行仁政思想的使命精神,也再次領略了孟子高妙的論辯技巧。在該次論辯中,孟子為正面闡述和宣傳自己的思想主張,常用譬喻之術,發揮了其獨特作用。
在這個故事中,孟子主要運用取譬喻理的方法,以理說明宣王不行仁政是他自己主觀上不作為,而不是不能做。孟子的這種取譬喻理、以理服人的方法,能擊中要害,說服力極強。而且詞彩華贍,痛快流利,感情強烈,富於鼓動性。孟子留下的論辯藝術遺產,值得每個人尤其是青年學子很好地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