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心裏能如實地反映事物的本源,只需懂得了十之六七,再遇到任何突發事件都會穩如泰山,壹點兒也不慌亂。
穩如泰山,漢語成語,拼音是wěn rú tài shān,意思是穩健如泰山,形容像泰山壹樣穩固,不可動搖,也可形容人在緊急情況下的從容態度。出自漢·枚乘《上書諫吳王》。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狀語;含褒義 。
成語出處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泰山。”
成語辨析
近義詞堅如磐石、紋絲不動
反義詞搖搖欲墜、驚慌失措
擴展資料近義詞:
1、“固若金湯”著重在“固”;“堅如磐石”著重在“緊”;“穩如泰山”著重在“穩”。
2、“固若金湯”多形容跟“防守”有關系的城鎮、陣地、防線等的牢固,不可攻破;
“堅如磐石”多形容建築物等的堅固,不可動搖,也比喻集團、組歌、國家的堅強,不可戰勝;
“穩如泰山”多形容高大建築物的堅固,不可摧毀,也形容人在緊急情況下的鎮定、堅強,從容不迫,臨危不懼;
3、“固若金湯”只用於“物”,不用於“人”;“堅如磐石”多用於“物”,也用於“(人的)集團、組織、國家”,但不用於“個人”;“穩如泰山”多用“物”,也用於人的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