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宋代祝穆《方輿勝覽·眉州·磨針溪》記載,李白幼年時,在路上碰見壹個老大娘,正在磨壹根鐵杵,說要把它磨成壹根針。李白很感動,改變了中途輟學的念頭,終於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勵誌成語解釋: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2、囊螢映雪
[出處] 囊螢:唐代房玄齡等《晉書·車胤傳》記載,晉代車胤年少時家貧,苦學不倦,夏天以練囊裝螢火蟲數十,用來照明,夜以繼日地讀書。映雪:《孫氏世錄》記載,晉代孫康,聰明而好學,家貧無油,冬天常映雪讀書。
勵誌成語解釋:用螢火蟲照明讀書,借著雪光讀書。形容勤學苦讀。
3、破釜沈舟
[出處] 西漢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項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壹還心。”
勵誌成語解釋:打破飯鍋,鑿沈渡船。比喻決壹死戰。也比喻下定決心,不顧壹切地幹到底。
4、鍥而不舍
[出處] 《荀子·勸學》:“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勵誌成語解釋:不斷地鏤刻下去。比喻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5、有誌不在年高
[出處] 明代許仲琳《封神演義》:“樵子撫掌大笑不止,對子牙點頭嘆曰:‘有誌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
勵誌成語解釋:不壹定是年紀大的人才有抱負。謂人貴在有誌,不能憑年齡來衡量。
6、有誌者事竟成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耿?傳》:“將軍前在南陽建此大策,常以為落落難合,有誌者事竟成也。”
勵誌成語解釋: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事情終究會成功。
7、愚公移山
[出處] 《列子·湯問》記載:古代有壹個北山愚公,年已九十。他門前有太行、王屋兩座大山阻礙出入,決心鏟平大山。有個叫智叟的老頭笑他愚蠢,他反駁道:“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率領全家每天挖山不止,終於感動了上帝,命誇娥氏二子把山背走。
勵誌成語解釋:比喻以頑強的毅力和不怕困難、人定勝天的鬥爭精神去征服自然、改造世界。
8、鑿壁借光
[出處] 東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
勵誌成語解釋:鑿穿墻壁以借鄰家的光亮。形容勤學苦讀。
9、勤能補拙
[出處] 宋代黃庭堅《跛奚移文》:“持勤補拙,與巧者儔。”
勵誌成語解釋:只要勤奮就能夠彌補先天的不足。
10、人定勝天
[出處] 《逸周書·卷三·文傳》:“兵強勝人,人強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