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耳:而已,罷了。想來應是這樣罷了。指憑主觀推斷,認為事情大概是或應該是這樣。成語出處:《後漢書·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成語例子:汪先生也摸著胡子,反復援引蘇東坡的名言道:“‘想當然耳’,‘想當然耳’哦!”錢鐘書《圍城》第七章。
文言文耳的意思:
①耳朵。《鄒忌諷齊王納諫》:“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陋室銘》:“無絲竹之亂耳。”《石鐘山記》:“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②形狀像耳朵的東西。如“木耳”、“銀耳”
③聽說;耳聞。《漢書·外戚傳》:“又耳曩者所夢日符。”
④兼詞,相當於“而已”,譯作“罷了”。《莊暴見孟子》:“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赤壁之戰》:“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非心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