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戒驕戒躁 [ jiè jiāo jiè zào ]
(1)釋義:警惕自己,防止驕傲和急躁。
(2)出處:毛澤東《在中國***產黨全國代表會議上的講話》:“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
(3)例句:~,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
2、三省吾身 [ sān xǐng wú shēn ]
(1)釋義:省:檢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從三個方面檢查自己,後指多次自覺地檢查自己。
(2)出處:《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3)例句:中國人講究“獨善其身”,“每日三省吾身”,即通過自我的修煉來保持心靈的平衡,和西方文化相比,我國傳統文化是內斂的,含蓄的。
3、警鐘長鳴 [ jǐng zhōng cháng míng ]
(1)釋義:報告發生意外或遇到危險的鐘,比喻持久的保持警惕性。
(2)例句:近年來,我國發生了多起校園安全事件,因此,校園安全必須警鐘長鳴。
4、常備不懈 [ cháng bèi bù xiè ]
(1)釋義:常:時常;備:防備,準備;懈:懈怠,放松。時刻準備著,毫不忪懈。
(2)用法:作主語、謂語;形容對事情有充分的準備。
(3)例句:~的國防力量是國家安全的保證。
5、居安思危 [ jū ān sī wēi ]?
(1)釋義:在平安穩定的時候要想到可能會出現的危險災難。指時時要提高警覺,預防禍患。《左傳·襄公十壹年》:“居安思危,思則有備,備則無患。”
(2)出處:《左傳·襄公十壹年》:“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3)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