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形容狐貍精的詞語有哪些?

形容狐貍精的詞語有哪些?

風騷

拼音fēnɡ sāo

釋義風騷1〈書〉①風指《詩經》中的《國風》,騷指屈原的《楚辭》,後來泛稱文學。②在文壇居於領袖地位或在某方面領先叫領風騷。 風騷2 [fēngsāo]指婦女舉止輕佻:賣弄~。

出處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2、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毛澤東《沁園春·雪》

《敦煌變文集·伍子胥這文》:“近聞楚王無道,遂發材(豺)狐之心,誅妾家破亡消。”

城狐社鼠

[拼音]chéng hú shè shǔ

[釋義]社:土地廟。城墻上的狐貍,社廟裏的老鼠。比喻依仗權勢作惡,壹時難以驅除的小人。

[出自]《晏子春秋·內篇問上》:“夫社,束木而塗之,鼠因而托焉,薰之則恐燒其木,灌之則恐敗其塗。此鼠所以不可得殺者,以社故也。”《晉書·謝鯤傳》:“隗誠始禍,然城狐社鼠也。”

狐埋狐搰

[拼音] hú mái hú hú

[釋義] 搰:挖掘。狐性多疑,剛把東西埋下,又把挖出來看看。比喻疑慮過多,不能成事。

[出自] 《國語·吳語》:“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

4.狐朋狗友

[拼音] hú péng gǒu yǒu

[釋義] 泛指壹些吃喝玩樂、不務正業的朋友。

[出自] 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三折:“他那裏暗暗的藏,我須索緊緊的防,都是些狐朋狗黨。”

5.狐鳴狗盜

[拼音] hú míng gǒu dào

[釋義] 指作惡偷盜之徒。舊時統治者對造反者的貶稱。

[出自] 《舊唐書·鄭畋傳》:“畋謬領藩垣,榮兼將相,每枕戈而待旦,常泣血以忘餐,誓與義士忠臣,***剪狐鳴狗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