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記載: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之子趙括,年輕時學兵法,談起兵事來父親也難不倒他。後來他接替廉頗為趙將,在長平之戰中,只知道根據兵書辦,不知道變通,貿然進攻,結果被秦軍打敗。
紙上談兵: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實。
故事
相傳趙國有壹位差不多與廉頗齊名的上將軍趙奢,多次為國家立下赫赫戰功。趙奢有壹個兒子趙括,也讀了許多兵書。他除了讀書,還喜歡在家裏向客人演講兵法。趙括談起用兵的道理來,頭頭是道,所以賓客們都贊揚趙括精通兵法,稱贊他真是壹個將門虎子。不知天高地厚小家夥,真的以為自己非常了不起,自認為天下第壹。連他父親也不在他眼裏。當時不少人都誇獎他,可是趙奢卻不以為然。他告誡兒子要多務實際,趙括的母親問趙奢為什麽,趙奢說:戰爭是關系到國家命運的大事,必須以極其嚴肅誆謹慎的態度去對待,而趙括卻把它看得很輕率,這就壹定要壞事。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將白起進攻韓國,占領了野王(今河南沁陽),截斷了上黨郡(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和韓都的聯系。上黨的韓軍將領不願意投降秦國,派使者帶著地圖把上黨獻給趙國,於是趙孝成王派軍隊接收了上黨。兩年後,秦國派王龁把上黨團團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