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八字成語 - 坐井觀天成語的由來

坐井觀天成語的由來

坐井觀天

讀音:zuò jǐng guān tiān

釋義:坐在井裏看井水中倒映出的天。用來比喻和諷刺眼界狹窄或學識膚淺之人。

示例:比喻眼界很渺小,見識少。

近義詞:井底之蛙、鼠目寸光、管窺蠡測、盲人摸象、管中窺豹

反義詞:高瞻遠矚、見多識廣

典故:唐·韓愈《原道》:“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故事:

蛙坐井中,終日沈醉於頭頂上壹方藍天的美景。於是“井底之蛙”便被人譏笑為眼光狹小、見識淺薄者。但,其實坐井觀天未嘗不可,因為它是跳出井外,觀賞浩瀚星河的基礎。

試想,蛙既然能靜心於井底觀天,天長日久,必定會對眼前那方藍天中星轉鬥移、日月變更熟諳無比。這無疑為它將來面對廣闊無際的天空打下壹個良好的基礎 。相反的,若蛙毫無思想準備,壹開始就置身於廣闊的天空之下,難免會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人類進入20世紀以後,科技、文化日新月異,各種各樣的知識浩如煙海。如果說,18、19世紀著意培養的是博學家的話,那麽當今需要的則是具有精通專門知識的各類人才。這時就很需要壹些坐井觀天的耐性和韌性了。這點對於青年人尤其重要。青年人具有充沛的精力,對許多領域,諸如音樂、文學、繪畫等等都顯示出極大的興趣。但往往不能持之以恒,經常是這山望著那山高,導致半途而廢。相比之下,倒不如靜下心來,安坐“井底”,先把眼前這壹方小天地看懂、看透。

有壹位剛進入高等學府的大學生,除了專業課外,又另外選修了文學、音樂、美術三門課程,滿懷信心地要使自己具備各方面的修養。但半年之後,他的自信就被事實摧毀了。由於他涉獵課程過多,而壹個人的精力又畢竟有限,他每天只能疲於應付 。後來他接受了別人的建議,決定專攻文學。幾年後,他已頗具文學造詣了。而且由於博覽了眾多文學名著,他在欣賞音樂或觀賞繪畫時也能浮想聯翩,很好地領會作者意圖。可見放眼觀天不能憑空而來,它是以坐井觀天為起點的。況且各處藍天多有***通之處,先看明白眼前這小小的壹片天,以後也好觸類旁通。當然,坐井觀天後壹定還要跳出井外才好。當妳具備了基本的知識後 ,又能勇於運用思維,這就無異於為妳的思想插上了翅膀。所以坐井觀天是基礎,跳出井外是思想的飛躍,二者可謂相輔相成,缺壹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