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之盟
1、拼音:chéng xià zhī méng
2、解釋 指在敵方兵臨城下時被迫簽訂的屈服的和約。
3、出處 《左傳·桓公十二年》:“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
4、用 法 偏正式;作主語、賓語;用於政治與軍事方面
5、示 例國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誌。君民效死,與城俱碎,豈肯為~哉。(明·馮夢龍《東周列國誌》第五十五回)
6、近義詞 身不由己、無可奈何、不由自主反義詞 自食其力、自強自力
城下之盟造句
1、如今敵眾我寡,只好簽下城下之盟,以減少傷亡。
2、銀行危機,大批企業倒閉,失去壹生積蓄的成千上萬憤怒的人民形成了巨大的政權危機,老羅斯福不得不借重摩根的力量來穩定大局,他在最後時刻被迫簽下城下之盟。
3、宋朝因為積弱,所以和外族交戰,往往無論勝敗都簽下了城下之盟,蘇旬因此寫了壹篇《六國》來諷刺。
4、國有已困之形,人有不困之誌。君民效死,與城俱碎,豈肯為城下之盟哉。
5、清朝統治者屈服於外敵壓力,屢次簽訂城下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