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入木三分(王羲之)
出自唐·張懷_《書斷·王羲之》:“王羲之書祝版,工人削之,筆入木三分。”
典故:相傳王羲之在木板上寫字,木工刻時,發現字跡透入木板三分深。
後形容書法極有筆力。現多比喻分析問題很深刻。
2、高山流水(俞伯牙、鐘子期)
出自《列子·湯問》:“伯牙鼓琴,誌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誌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典故: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俞伯牙很擅長彈琴,他到楚國馬鞍山遇到鐘子期,兩人談論琴律很投機。伯牙看到高山流水就彈奏壹曲,鐘子期高興地說泰山江河。兩人結為知己。第二年伯牙去拜會鐘子期,得知鐘子期病故,就在墳前傷心地毀琴。
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樂曲高妙。
3、墨守成規(墨子)
出自明·黃宗羲《錢退山詩文序》:“如鐘嶸之《詩品》,辨體明宗,固未嘗墨守壹家以為準的也。”
典故:戰國時期,木匠出身的墨翟主張兼愛與非攻,到處推廣他的學說。楚國要去攻打宋國,魯班為楚軍設計攻城的雲梯。墨子急忙去勸阻這場戰爭,楚王讓墨子與魯班比試比試攻防演習,墨子善於防守,魯班敗北。楚王只好放棄攻打宋國。
後指思想保守,守著老規矩不肯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