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極為靈巧的人,表面上好像很笨拙。
出處春秋·老聃《老子·第四十五章》。老子是我國古代的壹位哲學家,他講了許多深奧的道理。其中有不少辯證法思想。
老子在壹篇文章中寫過這樣壹段話,大意是:“最圓滿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實的好似空虛,可是它的作用永無終極。最正直的好似彎屈,最靈巧的好似笨拙(大巧若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會辯說。疾走能戰勝寒冷,安靜能克服暑熱。清靜而無為可以做天下的首領。”
“大巧若拙”的成語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