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有數字9的成語
壹言九鼎 回腸九轉 面壁九年 龍生九子 三六九等
十生九死 十羊九牧 十室九空 十拿九穩 十拿九準
三貞九烈 三旬九食 三教九流
成語中含有數字"9"的有哪些如"九牛壹毛",越多越好!
①1 九變十化
2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3 九春三秋
4 九鼎不足為重
5 九鼎大呂
6 九鼎壹絲
7 九鼎壹言
8 九垓八埏
9 九攻九距
10 九故十親
11 九關虎豹
12 九合壹匡
13 九回腸
14 九回腸斷
15 九閽虎豹
16 九棘三槐
17 九間朝殿
18 九間大殿
19 九江八河
20 九經百家
21 九經三史
22 九九歸壹
23 九九歸原
24 九烈三貞
25 九流百家
26 九流賓客
27 九流人物
28 九流三教
29 九流十家
30 九年之儲
31 九年之蓄
32 九牛二虎之力
33 九牛拉不轉
34 九牛壹毫
35 九牛壹毛
36 九品中正
37 九曲回腸
38 九曲十八彎
39 九衢三市
40 九泉無恨
41 九泉之下
42 九仞壹簣
43 九如天寶
44 九儒十丐
45 九十春光
46 九十其儀
47 九世同居
48 九世之仇
49 九死不悔
50 九死未悔
51 九死壹生
52 九天九地
53 九天攬月
54 九天仙女
55 九五之位
56 九五之尊
57 九錫寵臣
58 九霄雲外
59 九行八業
60 九朽壹罷
61 九旋之淵
62 九原可作
63 九原之下
64 九戰九勝
65 九折臂
66 九折成醫
67 九蒸三熯
68 九州八極
69 九州四海
70 九洲四海
71 九轉丹成
72 九轉功成
73 九轉丸成
74 九宗七祖
②1 八九不離十
2 三九之位
3 數九寒天
4 陽九百六
5 陽九之厄
6 陽九之阸
7 陽九之會
③1 八花九裂
2 八街九陌
3 八索九丘
4 愁腸九回
5 愁腸九轉
6 二旬九食
7 風魔九伯
8 鳳引九雛
9 含恨九泉
10 含笑九泉
11 含笑九幽
12 含笑九原
13 鶴鳴九臯
14 虎豹九關
15 回腸九轉
16 力濟九區
17 龍生九種
18 龍生九子
19 面壁九年
20 鵬摶九天
21 片言九鼎
22 屏風九疊
23 七貞九烈
24 齊煙九點
25 齊州九點
26 輕重九府
27 三拜九叩
28 三等九般
29 三等九格
30 三公九卿
31 三跪九叩
32 三槐九棘
33 三回九轉
34 三教九流
35 三六九等
36 三蛇九鼠
37 三旬九食
38 三貞九烈
39 聲聞九臯
40 十病九痛
41 十步九回頭
42 十成九穩
43 十法九例
44 十拷九棒
45 十米九糠
46 十眠九坐
47 十磨九難
48 十拏九穩
49 十拿九穩
50 十拿九準
51 十年九不遇
52 十年九澇
53 十親九故
54 十親九眷
55 十清九濁
56 十人九慕
57 十生九死
58 十室九空
59 十室九匱
60 十死九活
61 十死九生
62 十羊九牧
63 十轉九空
64 十捉九著
65 四海九州
66 四姻九戚
67 天保九如
68 為山九仞,功虧壹簣
69 無恨九泉
70 五侯九伯
71 簫韶九成
72 言重九鼎
73 羊腸九曲
74 養音九臯
75 壹揮九制
76 壹匡九合
77 壹龍九種
帶有數字1至9的成語各寫壹個
1、壹波三折
釋義:原指寫字筆畫曲折多姿,後形容文章結構曲折起伏,也比喻事情進行中阻礙、變化很多。
出處:晉·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每作壹波,常三過折筆。”
翻譯:每寫壹個字,常常要多次折筆。
2、二滿三平
釋義:比喻生活過得去,很滿足。同“三平二滿”。
出處:宋·陳亮《三部樂·七月送丘宗卿使虜》詞:“小屈穹廬,膽二滿三平,***勞均佚。”
翻譯:卑小得屈居在穹廬,生活過得去,很滿足,壹同勞動平均分配得失。
3、三人成虎
釋義:有三個人謊報市上有虎,聽者就信以為真。比喻訛傳壹再重復,就可能以假充真。
出處:戰國·佚名《戰國策·魏策二》:“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釋義:大街上沒有老虎是很顯然的,但是有三個人謊報市上有虎,聽者就信以為真。
4、四分五裂
釋義:形容分散、不統壹、不團結。
出處:先秦·佚名《戰國策·魏策壹》:“此所謂四分五裂之道也。”
翻譯:這就是分散各國使他們不統壹的方法。
5、五湖四海
釋義: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
出處:唐·呂巖《絕句》:“鬥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遊。”
翻譯:鬥笠作帆,羽扇作舟,全國各地任我遨遊。
6、六月飛霜
釋義:舊時比喻有冤獄。
出處:唐·張說《獄箴》:“匹夫結憤,六月飛霜。”
翻譯:大丈夫感到憤恨,就如六月下霜。
7、七月流火
釋義:指夏去秋來,天氣轉涼。現也用來形容天氣炎熱。
出處:先秦·佚名《詩經·國風·豳風》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翻譯:夏歷(夏正)的七月,火星落下,九月就要開始添置衣服。
8、八仙過海
釋義:比喻各自有壹套辦法,或各自施展本領,互相競賽。
出處:明·無名氏《八仙過海》第二折:“則俺這八仙過海神通大,方顯這眾聖歸山道法強,端的萬古名揚。”
翻譯:那麽我們這八個神仙過海的神通大,方才顯得這眾聖歸山道法高強,能夠留名千古。
9、九牛壹毛
釋義:很多牛身上的壹根毛。比喻微不足道。
出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受誅;若九牛之壹毛;與螻蟻何以異?”
翻譯:如果讓我去接受法律的刑罰而死,(對於整個世界)就好比從九頭牛身上拔掉壹根毫毛,(那麽這種死也太卑微了,)和死了壹只螻蛄、螞蟻有什麽不同?
含數字九的成語
九閽虎豹
九間朝殿
九江八河
九九歸壹
三教九流
九曲回腸
九衢三市
九泉之下
九仞壹簣
九死未悔
九死壹生
九五之尊
九霄雲外
九天攬月
九變十化
猶言變化無窮
九鼎壹絲
猶言壹發千鈞。喻非常危急
九故十親
泛指親戚朋友
九關虎豹
比喻兇殘的權臣。語本《楚辭·招魂》:“虎豹九關,啄害下人些。”
九閽虎豹
同“九關虎豹”
九間朝殿
亦作“九間大殿”。帝王受百官朝拜的大殿。間,指兩柱的距離。九間,極言堂殿之寬廣
九間大殿
見“九間朝殿”
九江八河
泛指所有的江河
九九歸壹
見“九九歸原”
九九歸原
猶言歸根到底
九烈三貞
形容婦女無比貞節剛烈
九流賓客
謂身份、地位不同的各種客人
九流三教
同“三教九流”
九牛壹毫
見“九牛壹毛”
九牛壹毛
九條牛身上的壹根毛,比喻極其微小,微不足道。語出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壹毛,與螻蟻何以異?”
九衢三市
指繁華的街市
九仞壹簣
“為山九仞,功虧壹簣”的略語。喻功敗垂成
九死壹生
①形容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②謂十死其九。形容幸免於死的人很少。③謂瀕臨死亡。④形容經歷極大危險而幸存
九霄雲外
比喻極高極遠的地方
九行八業
泛指各種職業
九原可作
《國語·晉語八》:“趙文子與叔向遊於九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誰與歸?’”後謂設想已死的人再生為“九原可作”
九蒸三熯
熱氣上升為蒸,火幹為熯。喻久經熬煉
九州四海
猶言天下。泛指全中國
九宗七祖
泛指祖宗
帶數字的9字成語
冰凍三尺,非壹日之寒做壹天和尚撞壹天鐘壹尺水翻騰做壹丈波不吃羊肉空惹壹身膻做壹日和尚撞壹天鐘壹尺水翻騰做百丈波壹朝權在手,便把令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
做壹日和尚撞壹日鐘
關於九字開頭的數字成語有哪些
九字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
九牛壹毛、
九霄雲外、
九五之尊、
九死專壹生、
九牛二虎之力、
九攻九距、屬
九轉丹成、
九曲回腸、
九年之蓄、
九宗七祖、
九鼎不足為重、
九間朝殿、
九州八極、
九仞壹簣、
九關虎豹、
九儒十丐、
九天使者、
九變十化、
九鼎壹絲、
九死不悔、
九合壹匡、
九轉功成、
九十春光、
九天仙女、
九故十親、
九流十家、
九棘三槐、
九江八河、
九年之儲、
九經百家
帶有數字"九"的成語
九牛壹毛
[jiǔ
niú
yī
máo]
生詞本
基本釋義
詳細釋義
九條牛身上的壹根毛。比喻極大數量專中極屬微小的數量,微不足道。
出
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假令仆伏受誅;若九牛之壹毛;與螻蟻何以異?”
例
句
1.
要大老板拿出這點錢來加我們的工資,對他來說,不過是~。
近反義詞
近義詞
滄海壹粟
九牛壹毫
寥寥可數
壹絲壹毫
太倉壹粟
含有數字九的成語有哪些
數九寒冬、
數九寒天
數九寒天 [shǔ jiǔ hán tiān]
基本釋義
[the coldest days of the year] 亦稱數九天。壹年中最寒冷的那些日子(如在三九)